五年级语文第28课孔明借箭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第28课孔明借箭教学课件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表现了孔明杰出的才能和广阔的胸怀,也揭露和批判了周瑜妒贤嫉能的狭窄心胸。整个故事赞扬了孔明的神机妙算。 课堂小结 第28课 孔明借箭 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 我 国 四 大 名 著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吴承恩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新课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背景介绍 诸葛亮 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 北魏(曹操) 打败 攻打 西蜀(刘备) 联合 东吴(周瑜) (诸葛亮) 派诸葛亮 (鲁肃) 北 曹 吴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剧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主要作品: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词。 2.独立阅读,认真思考。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胆量、有谋略。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4.从孔明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习目标 字词积累 支吾 擂鼓 呐喊 欣然而至: 愉快地来到。 军中无戏言: 军队中商议军机大事,郑重严肃, 说话必负责任。 神机妙算: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推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课文朗读,点我! 1.听读课文, 试着向大家复述故事的基本内容。 整体感知 2、《草船借箭》写了哪几个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周 瑜:字公谨,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 鲁 肃:东吴名将,周瑜死后,他总督东吴兵马。 1.在文中找出“孔明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深入理解 起因:周瑜妒忌孔明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孔明。 准备:孔明不要造箭原料,只要鲁肃帮助,巧妙做好借箭准备。 经过:孔明用草船巧妙地向曹操“借”箭。 结果:孔明如期交箭,周瑜叹服不如诸葛亮。 故事起因        周瑜借战事紧急,请孔明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周瑜因妒忌孔明的才干想加害于他。   表面起因:   实际起因: 故事经过   孔明借助鲁肃的帮助,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鲁肃在船内饮酒 许多草船连成一排受箭(一) 许多草船连成一排受箭(二) 借箭经过: 连船 靠近曹营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 受箭 调转船头 再受箭 谢箭回营 故事结果        孔明神机妙算,周密布置,如期交箭。        挫败了周瑜加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