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白土对润滑油基础油脱色的工艺探讨.doc

活性白土对润滑油基础油脱色的工艺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性白土对润滑油基础油脱色的工艺探讨

白土精制对磺化抽余油脱色作用的探讨 周  华, 白  云, 方新湘, 牛春革 (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文中论述了针对磺化抽余油,采用活性白土处理工艺进行抽余油精制,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的考查,确定了白土精制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精制后抽余油质量指标达到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B/SH/T 0914-2015》中46号粗白油标准。作为磺化抽余油的补充精制<>[3]。 1.4 试验方法 称取预处理后的油样及白土,精确至0.1 g,将抽余油加热到试验温度,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白土,调节加热量使油温保持在试验温度±2 ℃,在试验温度下充分搅拌一定时间后,关闭加热套,停止搅拌 图1 最终吸附温度对抽余油颜色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升温的初始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颜色指标曲线呈上升趋势,说明温度升高加快了活性白土对极性物质的吸附,120 ℃时活性白土对极性物质的吸附效果达到最佳,继续升高反应温度脱色率开始下降,说明抽余油本身性质不稳定,高温会使其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加速了油的氧化,引起油的回色[4]。所以抽余油的处理温度不宜高于此温度,故最终实验时反应温度控制在120 ℃。 2.2白土加入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理论上白土用量越大,产品质量应该越好,但油品质量的提高和白土用量并非成正比,在保证精制深度的前提下,白土用量应尽量少。因为白土加入量过多浪费之外还会降低抽余油的收率。确定反应温度120 ℃,搅拌时间30 min,以不同剂量的活性白土处理磺化抽余油1 000 g,试验结果见图2。(白土加入量/%,颜色/号) 图2 白土加入量对抽余油颜色的影响 由图2可见,随着活性白土用量增加颜色指标得到提高,当活性白土用量增加到5%时,继续增加活性白土用量抽余油的颜色基本不变。根据吸附平衡原理,分析是因为活性白土有选择性地吸附具有极性基的物质后达到饱和,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2.3 搅拌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为使抽余油与白土能充分接触,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吸附和扩散时间[5]。确定反应温度120 ℃,白土加入量5%条件下,考查搅拌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搅拌时间,试验结果见图3。(搅拌时间/min,颜色/号) 图3 搅拌时间对抽余油颜色的影响 由图3可见,脱色初期增加吸附时间脱色效果提高,在30 min左右时脱色效果最佳,抽余油和活性白土的接触时间超过30 min时,由于已经达到吸附平衡,随着吸附时间继续增加,部分色素将会解析,同时抽余油的催化氧化也会导致油色加深,从而降低白土的脱色效果。 2.4 最佳工艺条件实验 以反应温度120 ℃,白土加入量5%,搅拌时间30 min,处理磺化抽余油1 000 g,性质分析及与标准产品指标对比如下: 表1 白土精制后抽余油与标准产品指标对比 项 目 标准产品指标 分析数据 试验方法 46号粗白油 68号工业白油 原料油 精制油 芳烃含量/% 不大于20 - 2.44 2.01 SH/T 0753-2005 硫含量/(mg·mL -1) 不大于100 - 413 15 ASTM D5453-2009 颜色/号 不小于 +20 不小于 +30 +8 +28 GB/T 3555-1992 运动粘度40 ℃/(mm2·s-1) 38-<56 61.2-74.8 56.24 46.19 ASTM D445-2015 密度 20 ℃/(kg·m-3) 报告 - 870 867.8 GB/T1884 倾点/℃ 不高于 -9 不高于 -10 -12 -12 ASTM D97-2016 闪点/℃ 不低于 200 不低于 200 224 234 ASTM D92-2012 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 无 无 无 GB/T 511-2010 铜片腐蚀(100 ℃ 3 h) 1 1 1b 1b GB/T 5096-1985(1991) 氮含量/( mg·kg -1) 不大于500 - <1 <1 ASTM D4629-2012 硫酸显色试验 - 通过 未通过 未通过 SH/T 0006-2002 硝基萘试验 - 通过 未通过 通过 SH/T 0006-2002 分析结果显示,经白土处理后磺化抽余油芳香烃、硫、氮等含量显著降低,颜色得到明显改善,其质量指标达到46号粗白油标准,接近68号工业白油标准。此次白土精制试验条件的考查,针对减三线磺化抽余油已达到最优结果,要想达到工业白油标准,需对原料油性质,原料预处理深度等指标进一步筛选与优化。 3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用活性白土可以脱去磺化抽余油中一定的芳香烃、含硫化合物,改善抽余油的颜色,进一步提高油质量。抽余油的补充精制 [1]王延臻.李瑞丽.白土精制对润滑油基础油脱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