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申报重点学科汇报
第三章 油气地球化学的主要分析方法简介 二、红外谱线的特征吸收峰 在有机组成中不同的官能团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束,因此不同的吸收峰就代表有机组成中不同官能团。 根据石油烃类组成特点,可以把谱图上(图3-8)出现的众多吸收峰中主要吸收峰归纳为3组,各吸收峰的位置及其意义见表3-1。 羰基 羧基 羟基,(又称氢氧基,?OH) 第四节 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是有机化合物很好的分离手段,质谱为准确的鉴定手段,计算机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数据。色谱-质谱-计算机构成联用技术,可直接分析那些可以用气相色谱分离的混合物进行鉴定,避免了许多繁杂的化学分离手段,缩短了分离周期,而且可以鉴别微量组分,单体烃的结构等等,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地学引入了色谱-质谱联用仪,开展了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研究,为当前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利用生物标志物研究烃源岩有机质性质、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油源对比、油气运移、原油生化降解等。 一、原理 气体分子或固体、液体的蒸气受到一定能量的电子流轰击或强电场作用,丢失电子生成分子离子;同时,化学键发生某些有规律的裂解,生成各种碎片离子。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按质荷比的大小分开,排列成谱,记录下来,即为质谱。 二、色谱-质谱(GC/MS)仪 图3-9 色谱-质谱仪结构的示意图 三、常用图件 图3-10 重建离子色谱图和气相色谱图 色谱将微量(50μg)混合物样品分离成单一组分,依次进入质谱鉴定后,信息送到计算机中,按保留时间顺序记录出质谱图,根据记录的离子强度,重新建立一个离子流色谱图,即RIC(图3-10)。 图3-11 藿烷系列质量色谱图 各编号代表样品中所有能打出191m/z碎片离子的化合物(主要为藿烷系列) 能打出370m/z碎片离子的化合物 2-十二酮,C12H24O,分子量184.32 图3-12 2-十二酮的质谱图 分子离子丰度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研究自然界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及其变化。 稳定同位素丰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同位素分馏作用,即轻同位素和重同位素在物质间的分配发生变化,一些物质(或一部分物质)中相对富集重同位素,而另一些物质(或另一部分物质)中相对富集轻同位素。 第五节 稳定同位素法 元素质量越轻,其同位素的相对质量差越大,同位素分馏效应也更明显。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可用于确定干酪根母质来源,进行油/气/源对比,判识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沉积环境,追溯油气二次运移路线,探讨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分析油气的次生变化等。 H与D的质量相差为100%, 12C与13C相差8.3%, 16O与18O相差l2.5%, 32S与34S相差6.2%; 铅204Pb与206Pb的质量仅差约1%。 一、基本术语δ值 一般定义同位素比值为某一元素的重同位素原子丰度与轻同位素原子丰度(个数)之比,例如D/H、13C/12C、18O/16O和34S/32S等。 实际工作中是采用相对测量法,即将待测样品的同位素比值与一标准物质的同位素比值作比较。比较结果称为样品的δ值。以碳同位素为例,其定义为: ‰ 式中(13C/12C)样品——待测样品的13C与12C比值; (13C/12C)标准——标准样品的13C与12C比值。 为便于对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白垩系Peedee组地层中的箭石,简称PDB标准。其13C/12C=1123.72×10-5。我国目前普遍使用北京周口店奥陶系石灰岩为标准,其13C/12C= 1123.6 ×10-5,与PDB标准相近。 二、同位素分馏 同位素分馏是指在一系统中,某元素的同位素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到两种物质或两相中的现象,是同位素效应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同位素之间的质量差异,导致其零点能差异,引起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因此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发生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分别富集在不同相中的现象。 第六节 油藏地球化学关键性技术 一、薄层色谱-氢火焰(TLC-FID)技术实验原理与方法 TLC-FID实验原理与一般气相色谱原理相似,利用滴加在色谱棒上的原油或油砂抽提物,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其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吸附扩展速度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和鉴定不同组分的目的。 二、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 油藏流体中氮化合物的分布、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是研究原油运移、聚集以及成藏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地层水87Sr/86Sr同位素分析 地层水同位素分析主要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鸟之路(珍藏版).pdf VIP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共6课时).docx
- 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docx VIP
- 会计信息化实用教程(畅捷通T3营改增版)(第2版)授课教案.doc VIP
-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行动与思考(教案)2025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df
- 6.1+认识经济全球化+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健康社区PPT.ppt VIP
- E4982A LCR表自编简易操作指南.pdf VIP
- 2024年咨询工程师《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真题答案解析.pdf VIP
- GB50385-2018 矿山井架设计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