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爱与法律”的法哲学思考.doc
关于“爱与法律”的法哲学思考
关于爱与法律的法哲学思考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法律与理性、约束、惩罚等冷冰冰的字眼联系在一起,法律在人们眼中是冰冷的、残酷的。爱在人们眼中则代表着仁慈、温暖、愉悦等炙热的感情。似乎爱与法律是格格不入的极的两端,爱和法律会有怎样的碰撞与融合,这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一、关于爱的阐释
在大多数人心中爱的理解多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似乎这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私人感情问题而不可能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讨论或学术写作的主题来进行。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爱丧失了它应有的力量。
爱是出于主观的,为了目标事物向好的、正确的、健康的方面发展而付出的情感或行为。它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爱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可以认为是人性的特质,换言之,爱是作为人必须具备的本质之一。
这里所要谈的爱则是关爱对人的幸福的关爱。休谟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的变革,这一切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也就是说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的制定本身是服务于人的幸福的。
爱是人性的特质,那么爱我们为什么会爱,又为什么会不爱甚至走向爱的反面恨呢?对此卢梭说谁喜欢帮助我们,我们就爱他谁企图损害我们,我们就恨他。这就意味着某个事物对你的存在有利,就会爱他;反之,对你不利的存在物当然就不爱。在此基础上爱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爱、对他本文由.L.收集整理人的爱及对欲求的爱。
首先,爱自己。从人性的角度而言,对自己的爱是基于一种本能。它源于人的动物性,也是性恶论的起点。认为人是自私的,其表现在于人首先是爱自己的,在有余力之下才会去爱其他。无论是出于生存需要或是免受伤害的需要,爱自己是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无所谓对错,是先天性的而非后天习得。
其次,爱他人。在中国人的语境中,爱他人最典型的表现是亲亲。儒家的情感活动与自我有关。儒家强调从身边的人开始爱,主张有差等的爱。主要原因在于亲亲之爱与自我关系紧密,它代表着人的过去、当前与将来。自我成为一个过渡和一个载体的作用,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爱他人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够永生的期待。而基督教中教导我们爱他人,则侧重于无等差之爱,以上帝的名义取消了人在自然上和道德上的不平等。
最后,爱欲求。除了对人的爱以外,其他的爱,比如对无物的爱,名誉的爱,赞美的爱,权力的爱等等则可归为爱其所欲,即爱欲求。爱欲求是对一种除自己与别人之外对精神或物质上的欲望与追求。这种欲求时常左右着人的行为,控制着人的情绪。
二、爱与法律的冲突和融合
(一)冲突
爱是感性的,而法律是理性的。霍姆斯说如果我们都是天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法律,人是由感性所支配的动物。在人的所有情感中爱尤为感性。当法律遇到爱,感性和理性就开始产生极大的碰撞。法律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保障一直人们所期待的安定的生活。然而,当人们运用法律追求上述目标时,法律开始对人的性格加以修剪、裁量和规训,它甚至试图让人们放弃生活中大部分实际内容(如情感体验),过一种制度化、理性化(韦伯说是工具理性化)的生活,因为唯有如此,人们才是安全的。这种理性化的过程必然与人充满感性的爱产生冲突。至少在法律的规制的空间中人们不能爱怎样就怎样。
同时爱的不稳定性和法律的稳定性也充满了矛盾。正如黑格尔所云: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和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操心,而是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爱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所表达的远远不如法律规则这般稳定。法律可以制约人的行为,而法律却无法控制爱。冲突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融合
1爱与约束
爱是自律,法律是他律,自律与他律都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爱所能约束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而无法约束他人的内心与行为;同时因为爱自身的脆弱性,无法逆转和软化坚硬的现实。爱的力量,虽能控制爱欲中人,但对于社会层面上的其他人,却显得异常无力。因为爱不是权力,爱无法调整他人的行为。因此在一个有序的社会中不能只有爱,我们也需要法律,毕竟这个世界是由自己和他人构成的。
2法律与同情心
为什么爱人之心会导致无私利人的行为?原来,正如斯宾诺莎所说,一个人爱谁,便会对谁产生同情心,便会与谁发生同样的感情:当一个人想象着他所爱的对象感到快乐或痛苦时,他也将随之感到快乐或痛苦。爱得越多,同情便越强烈;爱得越浅,同情便越淡薄。如果不是爱,而是恨,那便不但不会同情,而且恰好相反:看到所恨的人快乐自己会痛苦;看到所恨的人痛苦自己会快乐。所以,西田几多郎说,同情心是从爱人之心分化产生出来的,是爱人之心的表现:如果我们对于他人的喜忧完全不分自他,把他人之所感作为自己的感觉,共欢笑、共悲泣,这个时候就是我在爱他人。这样,当一个人在爱他人的时候,就会与他所爱的人融为一体:看到所爱的人快乐,自己便会同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味地黄丸协同雷尼替丁对大鼠乙酸胃溃疡的治疗作用研究.doc
- 六味地黄丸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doc
- 六味地黄丸增强黑色素瘤自杀基因系统旁观者效应的体外研究.doc
-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oc
- 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复发性口疮的疗效观察.doc
- 六味地黄丸配合牙周基础治疗对肾气虚损型牙周炎临床疗效分析.doc
- 六味地黄方对慢性铝暴露痴呆大鼠记忆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oc
- 六味地黄汤生物制剂对氢化可的松模型的药理作用研究.doc
-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doc
- 六安市金安区蚕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标准及建议.doc
- PPT: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pptx
- BEC higher module 5高级商务英语.pptx
- Office2013办公软件应用立体化教程项目7.pptx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docx
- LVMH集团战略分析报告.docx
- Office2013办公软件应用立体化教程项目10.pptx
- EMC RecoverPoint for Virtual Machines 部署配置文档.docx
- 2023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doc
- 2023年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推进计划表.docx
- bec higher module 7高级商务英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