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核酶 (一)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酸称为核酶。 底物部分 (二) 核酶的锤头状结构 通常为60个核苷酸组成,包括有催化部分和底物部分组成锤头结构。 (三)核酶研究的意义 核酶的发现,对中心法则作了重要补充;是对传统酶学的挑战;利用核酶的结构设计合成人工核酶 。 核酸是含磷酸和碱基的两性电解质,通常表现为较强的酸性。可用电泳和离子交换分离纯化核酸。 在碱性条件下,RNA不稳定,可在室温下水解。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测定RNA的碱基组成,也可清除DNA溶液中混杂的RNA。 核酸是线性的大分子,其在溶液中的粘度很高。RNA分子比DNA短,在溶液中的粘度低于DNA。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of Nucleic Acid)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二、紫外吸收 (一) 由于嘌呤和嘧啶中含有共轭双键,核酸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碱基的紫外光谱 240 250 260 270 280 波长(nm)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分子消光系数 AMP GMP UMP CMP dTMP 1. DNA或RNA的定量 OD260=1.0相当于: 50μg/ml双链DNA 40μg/ml单链DNA(或RNA) 20μg/ml寡核苷酸 2.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 DNA纯品: OD260/OD280 = 1.8 RNA纯品: OD260/OD280 = 2.0 (二) OD260的应用 三、DNA的变性与复性 (一)变性 (denaturation) 1.定义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3.变性后其他理化性质变化 ① OD260增高 ② 浮力密度升高 ③ 粘度下降 ④ 酸碱滴定曲线改变 ⑤ 比旋度下降 ⑥ 生物活性丧失 (1)理化性质变化 2.因素 强酸,强碱,高温,高压,变性试剂如尿素以及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等。 (2)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DNA的紫外吸收光谱 200 250 260 300 1.5 1.0 0.5 波长(nm) 吸光度值 变性状态 天然状态 (3)Tm: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260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76 80 84 88 92 96 100 ℃ OD260 0.70 0.65 0.60 0.55 0.50 Tm (二)复性 1.DNA复性(renaturation)的定义 (3)减色效应: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 (1)当变性因素去除后,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2)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annealing) 。 1.在DNA复性过程中,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置同一溶液中,就可以形成杂化双链(heteroduplex)。 2.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三)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3.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 (1)研究DNA分子中某一种基因的位置 (2)确定两种核酸分子间的序列相似性 (3)检测待检样品中是否存在某些专一序列 (4)该方法是基因芯片技术的基础 * * 第二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一、什么是核酸(nucleic acid) 天然存在的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 二、核酸的发现和研究工作进展 1868年 Fridric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