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大气污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楼莉萍 副教授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 大气污染的含义: 介入大气中的化学物质 (如烟尘、CO、CO 、 2 SOx、NOx、碳氢化合物等各类无机物和有机物 )、 能量 (如光、声、磁、热等 )和微生物 (如病菌、 病毒等 )超过了大气环境容量,从而直接或间接 地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 良影响的现象。 一、大气层的结构与组成  (一)大气的分层  (二)大气的成分 (一)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热状态,大气层自地球海 平面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 热层。对流层厚度不均,赤道地区厚,两 极地区薄,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从对 流层顶到离地表50 ~55公里高度的范围是 平流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 适于飞机航行;从平流层顶到离地表85公 里高度的范围是中间层,又叫电离层,其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从对流层顶部 到离地表500公里高度的范围是热层,热 层温度很高,最高达1100度。 5 1、对流层 平均厚度约为12km,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 全部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特点: ①上界因纬度季节而不同 ②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每增l00m下降0.65℃; ③集中了大气中空气的90%;云雾风雨雪等主要天气发生地; ④大气污染物的产生、迁移、转化的主要发生地; ⑤下热上冷,造成空气强烈对流。 6 2、平流层 对流层层顶之上12-55km处的大气为平流层。 ①温度分布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一方面是由于它受地面辐射影响小;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层含有臭氧,臭氧层直接吸收太阳的 紫外线辐射,造成了气温增加。 ②无上下对流,大气稳定,污染物难以扩散; ③平流层15-35km内,形成了臭氧层。 3. 中间层 + + 距地面50~85Km的区域,主要物质: O 、N 、NO 、O 2 2 2 此层的特点:大气更为稀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2ºC~-92ºC),空气垂直运动相当强烈。 4. 热层 距地面85~800Km的区域,也叫电离层。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O 、N 。 2 2 此层的特点: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迅速上升。 -92ºC 1200ºC + + + O 、N O 、O 、NO 等 2 2 2 5. 逃逸层 800Km以上,也叫外大气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略有提高。 9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