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刺灸法定义与作用 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 应用方法 刺灸法源流与发展 针具的发展 刺法、灸法的发展 《内经》九刺、十二刺、五刺。补泻手法。 教 学 要 求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疾徐等补泻手法。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操作方法。 ●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九针” 临床常用针具 一、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 长短规格 二、针刺练习 针刺操作,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 刺手 ” 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 押手 ” 临床施术时,一般是右手持针,左手按压,故称: 右手为刺手, 左手为押(压)手。 刺手 刺手的作用——掌握毫针 刺手持针的姿势—— 以拇、食、中指三指夹持 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 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 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 刺向深层。 押手 押手的作用—— 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另外可夹持针身,以助刺手进针,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针刺练习 2.棉团练针 提插、速刺 三、针刺前准备 长短粗细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 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 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注意:一穴一针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直刺 针刺的深度 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 经 络 络脉、阳经 经脉、阴经 病 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 时 令 春夏浅 秋冬深 针 感 感应敏感 感应迟钝 表证者宜浅刺,表寒者可用温针,表热者应疾出针。 里证者宜深刺,里寒者可用补法,里热者应行泻法。 虚证者用补法,虚寒者宜少针,虚热者可多针。 实证者用泻法,表实者宜浅刺,里实者可深刺。 寒证者宜深刺,久留针。 热证者宜浅刺,疾出,并可刺出血。 行针手法 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 作方法(运针) 得气的表现 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 其他问题 得气的意义 纠偏法 治神 治神——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 素问?宝命全形论 :“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守神 ——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病人反应。 补泻 补法——能补益正气,使虚弱的功能状态得到恢复的针刺方法。 泻法——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 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陈之,邪盛则虚之。” 六、针刺补泻 ● 针刺补泻原则 其他补泻手法 疾徐补泻法 开阖补泻法 迎随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 平补平泻法 复式补泻手法 透天凉—要点 分部 实施复合泻法 功能状态 双向调节作用 腧穴特性 关元 命门 气海-------补 十宣 人中 委中------泻 施术手法 针刺时间 子午流注法 留针 方法 静留与动留 时间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 从1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一般在半小时左右。 意义: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和维持针感时间,加强疗效。 ● 注意观察 相关问题 出针 防止出血与疼痛--慢 针刺流程 消毒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体质虚弱, 或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 症状 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 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严重者 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唇甲青 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 出现晕针症状时,应镇静,立即出针,使病 人平卧,头部稍低,给予饮温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x VIP
- 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 VIP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华星RTK GPS系列硬件操作说明书.pdf VIP
-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第一版课件.pptx
- 《E时代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Unit 4.ppt VIP
-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docx VIP
- 畜牧场场址设计【畜牧业经济管理课件】.ppt VIP
- 2022年年度考试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3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