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总复习回扣课本提纲精要
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测量
1、长度测量用到的刻度尺,1、量程、分度值(如:1cm)
2、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补“0”的情况
2、误差和错误,
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先要去掉错误的数据
3、时间的换算,注意60进制:(如1 h 40 min = h)
4、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它是一只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物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就不同)
5、 m/s和km/h的快速转换(1m/s=3.6km/h)
6、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总路程/总时间,不管中间作多长时间的停留)
第二章 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介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固体最快,其次液体,气体最慢,真空不传声
3、辨别回声间距大于17米,时间间隔大于0.1秒。用回声测距离别忘/2
4、声音的三特征:1、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因素----频率,也就是振动的快慢,赫兹Hz)
20----20000Hz人耳的听觉范围,
长、粗、笨重的物体振动发低音
2、响度 (声音的大小,影响因素 振幅和距离,课本P34图2.2-3,乒乓球的作用)
3、音色 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2、传递能量
6、超声波、次声波、普通声波都属于声音的范畴,仅仅是振动快慢的区别,即频率不同,同样条件下传播速度是一样的。都需在介质中传播
7、声音强弱的等级 分贝 dB (注意0 dB,50/70/90 dB)
8、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普通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
!六种物态变化细翻课本
常见的现象,白气 雨,露,雾,霜,雪,冰花,雾凇等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第四章 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2、光在真空中最快,(光速 )
2、光的反射定律
3、光路是可逆的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特点,
6、注意平面镜成像的作图,虚像必须用虚线/7
7、光的折射规律是重点
折射使水和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变浅
8、作光路图要看清题意,有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9、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是由折射造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10、红外线,热效应,遥控器
紫外线,化学,荧光效应
红外线、紫外线都是光,当然具有光的性质及规律,它和普通光仅仅是振动快慢(频率)的区别
第五章 透镜及应用
1、用阳光测透镜焦距的方法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4、生活中的透镜及成像原理
5、实像都是倒立的,都能成在光屏上(包括小孔成像)虚像则一定是正立的
6、近视眼的成像及矫正
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
7、显微镜镜头都是()物镜好比(投影仪)功能,目镜好比放大镜功能
有的望远镜镜头都是凸透镜,物镜好比照相机,使像成在镜筒中,拉近了,扩大了视角,目镜好比放大镜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质量的测量,及天平的使用(游码读数)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密度的计算公式,
记住水的密度,并叙述其物理意义
1g/cm3=1000Kg/m3 有些题目中选用合适的单位,计算会简化
密度小的上浮,密度大的下沉,水的反常膨胀
第七章 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估测1N 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
重力的大小:G=mg (与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得出方法
2、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
3、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平衡力的方法是重点
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仅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5、滑动摩擦力的研究实验 (控制变量法)匀速拉动的目的是:
第九章 压强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研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注意压力的画法
4、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后求压力
Pa的物理意义
5、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液体压强的研究实验,用U型管两端的高度差,表示了液体压强大小(实验方法:转换法)
7、液体压强的特点
8、容器底受的液体压力不一定等于等于容器内的液体重力,所以求液体对不规则容器底的压力只能使用F=PS来完成
9、连通器
10、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11、大气压测量----托里拆利实验(管内液体柱的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飞利浦(PHILIPS)BTD2339 93 入门指南.pdf
- 设备管理工作总结汇报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pptx VIP
- TCEEIA 593:2022 工业机器人耐久性测试方法.pdf VIP
- 小学音乐《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章莉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348.pptx VIP
- 2024秋季九年级英语教学计划(4篇).doc VIP
- 墩柱施工操作平台相关计算.docx VIP
- 岛津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