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和诊断胃结石一例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检查和诊断胃结石一例报告.doc

CT检查和诊断胃结石一例报告   【关键词】 柿子;胃结石;CT诊断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3-0345-01 中图分类号:R 57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57      病历摘要 患者蒋某某,男,4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有吃柿果的习惯。于2009年11月3日来我院就医,检查前空腹并口服600ml水立即上床检查,当时给病人行上腹部CT平扫。使用SIEMENS SOMATOM欢悦螺旋CT机,采用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进行连续扫描,结果发现胃腔内一大小约4.6cm×3cm×5cm椭圆形均匀致密影,边界清楚。CT值120Hu,让病人变换体位后再次扫描,其位置随之改变,胃壁厚薄均匀、密度均匀,与胃内致密影不相连,CT诊断为胃结石,见图1、2,后经手术证实为胃结石。      讨论      胃结石是由于食入的某种动植物成分、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在胃内不被消化,凝结成块而形成。临床最常见的是植物性结石,多见于进食柿子、黑枣、山楂、红果、芹菜等富含果胶质和鞣酸的食物。鞣酸遇到胃酸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的鞣酸蛋白而沉淀于胃内,果胶和树胶遇酸形成凝胶,将沉淀的鞣酸蛋白粘合成块,并与食物纤维残渣凝集形成大小不等的胃结石[1]。胃结石形成后,大多数病人有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胀,钝痛,反酸,烧心;部分病人可合并胃溃疡;若患者有上述症状、体征,生活在产柿地区,并有空腹吃大量柿子,特别是涩柿子的历史,CT诊断即可明确。   临床医师在诊疗时结合CT检查可做出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也有人认为,未成熟的果实含过多的鞣酸,遇到酒精发生凝集,故进食柿子、山楂等后饮酒易导致胃石[2,3]。当地盛产柿子,也有吃柿子充饥的习惯,应提请群众注意不要空腹吃柿子,尽量预防胃结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曲志敏,曲增君,姜修敏,等.果胶酶治疗胃石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1):22-24.   [2]叶永宝,刘荣国,林德荣,等.胃十二指肠结石的X线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5,4(3):156.   [3]张延昌,与宗涧.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输出段植物性胃石的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88,14(7):425-426.   (收稿日期:2010-04-13 修回日期:2010-06-03)   (编辑:崔群飞) 2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