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左大鼓”的成功之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左大鼓”的成功之处.doc

“留左大鼓”的成功之处   摘 要:特色文化团队在构建和谐社区,丰富居民文化活动中做出突出的贡献,如今特色文化团队如雨后春笋,形式多样的在全国各个城市和乡镇社区纷纷展开,这其中有的成功,有的不尽人意。因此探讨如何建设特色文化团队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本文试图通过论述南京市六合区长芦镇“留左大鼓”特色文化团队的成功经验,寻找如何办好社区特色文化团队途径。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底蕴;贴近现实;传承人;沿革创新;团队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   Success of Liuzuo Dru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Teams   ZHANG Ke,LUAN Ge-ping      “留左大鼓”是南京六合区长芦镇一支民间特色文化团队,自2002年成立以来,当年就摘得南京市“金陵舞韵”民间特色团队展演金奖。2003年荣获江苏民歌、舞蹈、民乐大赛银奖,江苏省第五届五星工程奖。2007年被江苏省文化厅授予“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称号,并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留左吹打乐”,同时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不仅如此,“留左大鼓”在取得各种荣誉的同时,在市场运作上同样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它们先后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演出了400余场次,观众达70多万人次。深受各级政府、艺术节、招商洽谈会,以及影视机构的欢迎。如今,“留左大鼓”已经打造成为南京民间文化的金字招牌。   南京是一个有着众多特色文化团队的城市,而且起步也早,其中有些特色文化团队曾经率先走在全国行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这些琳琅满目,形式多样的文化特色团队中,有的徒有虚名、有的后继乏人、有的惨淡经营,而像六合区长芦镇“留左大鼓”这样红红火火走到今天,为数不多。   那么,是什么让“留左大鼓”能够走到今天?   又是什么能让它走过九个年头,经久不衰?   它的成功经验又在哪里呢?   探讨分析“留左大鼓”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如何建立特色文化团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群众文化繁荣,有着启迪借鉴的地方。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留左大鼓”能够走到今天,并非偶然。它的成功经验首先是得益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留左大鼓”已经流传了1300多年,而且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留左大鼓”经历了三大文化基因的演变和发展。   (一)军营文化   这是因为“留左大鼓”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战争、驻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长芦镇地处六合区东南,南倚长江,与南京隔江遥望,是古代南北交汇的古渡口,尤其是在宋明两个朝代,这里是守卫偏安王朝和京城的最后一道天堑屏障,因此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各朝各代都把这里看成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时,长芦镇成为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安平时,长芦是屯田练兵的兵营军寨。   《汉书》记载,安侯陈婴曾率领部队驻守棠邑(即六合),唐朝农民起义军黄巢也曾聚集在这里,并和唐军十万兵将在这里恶战一场。传说隋唐时“罗家军”也曾驻守长芦留左村,当地建有“罗家庙”纪念它。可是在长芦驻军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是宋、明两代。前面我们说过,这里是守卫偏安王朝和京城的最后一道天堑屏障。公元1028年,金兵南下,当地的老百姓配合“忠勇军”与金兵恶战一场。金兵气怒之下烧毁长芦寺,瓦木不存。接着民族英雄韩世忠、岳飞父子也曾在这里阻击金兀术挥师南下临安。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在长芦设“留守左卫”、“横海卫”、“龙虎卫”、“骁骑卫”,守卫京城南京。所谓的“卫”,指的是明朝实行的兵役制度“卫所制”,卫所就是将军队分为卫、所两级,卫的指挥官通常指挥的士兵有5600人,所的指挥官通常指挥1000多人。到了清朝,长芦镇成为太平军保卫天京,抵抗曾国藩江北、江南大营军事要塞。   由此可见,长芦镇自汉朝以来,一直是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军事要塞,也正是这种连绵不断的战事,从而诞生了“留左大鼓”。这是因为安营扎寨在长芦的驻军常为乡民做些如修路、铺桥、救灾抢险等利民的好事。而长芦百姓为了感谢驻军,凡军队出征、凯旋、调防及节日喜庆,老百姓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杀猪宰羊到军营慰问欢庆。军营为了致谢,也擂鼓鸣金、奏军乐。久而久之,军民互相交流,变换打法,因为当时的驻军安营扎寨在现在的长芦镇留左、留中、留右地界,于是人们把这军乐、民乐揉合的吹打乐,称作“留左大鼓”。   (二)佛教文化   但是早期的“留左大鼓”更多的是带有军乐的色彩,其内容也是剽悍、强劲、气势磅礴,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色彩。可是久而久之,这种悲壮的色彩逐渐走向民间祥和化,促成这一民间祥和化的主要原因是佛教文化的介入。原因是自六朝梁武帝始就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