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茶,600年的光阴滋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盏茶,600年的光阴滋味.doc

一盏茶,600年的光阴滋味   凤凰单丛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那棵宋种一号,生长在海拔约1150米的乌岽山上,它有着600年的茶龄。喝茶的人都相信,饮到某一种茶。皆是一种茶缘,这种茶缘所带来的甘香将会不断地延续流传……      缘结宋种单丛      很早就有到潮州实地考察工夫茶的想法,可惜一直未能实现。此次有机会来到潮州,也算了了多年心愿吧。   在潮州期间,我还拜访了著名茶文化专家陈香白先生,参观了开元古寺,处处都能感受潮州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又由叶汉钟先生陪同,专程去了乌岽山,考察传说中距今已有600年的宋种单丛茶树。此后又去了趟汕头,考察当地工夫茶风。在一家专卖乌岽单丛的小茶铺里,遇到两个年轻人。声称那棵有着600年树龄的宋种单丛原来是由他们家承包的,后来被某单位承包并申请保护,每年采摘制作茶叶仅一两斤,一般人是没有缘分品饮到的。我听后喃喃,了不以为意。   人世间是讲究缘分的。饮茶也是如此。   离开潮州后乘坐长途车到达福州,拜访茶友曾先生。曾先生很年轻,谈吐风雅幽默,一见面就握着我的手说:“我很早就通读过您的书了。”说着从书橱里拿出本《冷香斋煎茶日记》。并随手翻开,里面果然有折折叠叠的痕迹,我连忙表示感谢。   喝过两道茶,无意间谈起此次潮州之行,曾先生沉思着说:“我记得我这里好像还有一泡宋种单丛,是朋友特意从北京带来的,是那棵600龄宋种单丛的茶叶。一块喝一泡。”   曾先生茶几下的茶叶罐罐很多,找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出那一泡宋种单丛来。我劝道:“找不到就算了吧,改天再找。”曾先生不肯,说:“我记得就在哪个罐子里放着,错不了的。”   终于他拿出了一个小盒子。很不起眼,说:“应该是它了。说着打开茶盒,里面用绵纸包着些许茶叶,约有两泡茶的样子。”茶叶看上去很粗糙,有嫩芽,有老叶,有碎末,有茶梗。如果出现在潮州街头某杂货店或修理铺前随手摆放的茶几上,一点也不奇怪。我捧起茶叶闻了闻,坚定地说:“就是它了。错不了的!”于是重新烧水,用盖瓯冲泡。刚刚注水,一缕清香就夺盖而出。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滑爽,香气幽深,滋味绵长,更有一种幽幽渺渺、清清凉凉的气息弥布颊齿之间,原来600年的生命竟是这般神奇!   一直冲泡到十水,茶叶的香味才逐渐淡去。如同宋刻板书页,轻轻掩卷;又仿佛一轴宋代花鸟画,不经意间慢慢卷起。茶叶的滋味还在,儒雅的茶息还在,仿佛一曲宋词,幽雅的韵味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又仿佛一管洞箫,清幽的萧声入心入脾。化作情思万缕。让人难以自已。   以上这些文字是我归来后整理出来的。难免有些小小的“溢美”之词,但所言都是当时的深切感受,这样的清幽意境只有品饮过这道茶汤的人才能感受到,所谓“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大概就是此意了。      西湖畔,感受百年老者的脚步      去年的十二月。听说杂志社的一同事珍藏着一泡宋种一号,就暗想,我一定要品这泡茶。一直到前些天回到福州,他终于打电话笑着说,我们几个偷偷把它喝了!这是珍藏到最后一泡的宋种单丛,之前种种传说,使我神往不已。   上午十点,春光美妙。福州西湖畔的古堞斜阳,面临半湖湖水。渺渺春意。   未见茶,便已满怀喜悦,心中若有所待。与古堞二主人。四人坐定。开始品茶。   所用茶具,系景德镇白瓷盖碗,四个小杯是手画梅花拉胚圆口杯。每一朵梅花都有不同的外形,唯一相同的是冬日里的花红。茶具极为精致,茶盘则是黑石精制雕刻的汉代图腾,见厚重古朴。烧开蒸馏水,先烫盏温杯。   这一泡600年的宋种单丛,在温热的盖碗里仍旧清幽雅致地慢慢散发清香,一嗅之下,悠远长久。看似并不精致的茶叶,有梗,有碎叶。有几片老叶,中度发酵,黑褐带黄的茶叶的外表,似有白霜,可见淡淡油光。   茶叶的不够精致,更可以显示茶的珍贵。正因为少,更让人舍不得轻易去舍弃一片叶子。   正襟危坐,端坐最宜体验一泡好茶。沸水冲泡,第一道直接饮用。用时约50秒。   金黄色的茶汤清澈透亮,油润而温和。入口则有淡雅的檀香气息。茶汤入口,柔软醇和,冷香在杯中,细腻却弥久,淡雅的香气,细密如春雨。茶气也并非直上头顶,却在体内慢慢地升腾,绵绵厚实。在圆长的公道杯里,更加积累着挂杯的香气,幽长深密,众人啧啧称奇。一种茶所特有的力量感,在口腔里冲击。   这次的品饮,使我舍不得当下拿笔去记录,因此。只是在今天,再去搜索那一天心中的余温与回味。   茶所给人的感觉,已经如一位老僧。一种禅定的气息。在沸水的高温冲泡之下。苦涩之味丝毫不会影响品饮的感受,却渐渐沉淀,只给身体与口腔一份真实而空灵的答案。   以前我曾饮用过较多的单丛,芝兰、地瓜、扼子、茉莉等等,或者有些茶能够品得到茶气,但却没有这次的独有体验,如果不用心去品。可能会失望;如果不是以一种闲情去体会,则会失去这份珍贵的品饮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