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实验室制备化工原料(1课时)作业.doc
1.用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双选)( )
A.甲——电解精炼铝
B.乙——制备Fe(OH)2
C.丙——除去Cl2中的HCl
D.丁——测定中和热
解析:选BC。A项应该以纯铝为阴极(接电源负极),D项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2.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其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解析:选D。酯的水解需要催化剂,且是可逆反应。
3.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杂质的是( )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
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
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的乙酸
解析:选D。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且乙酸乙酯在Na2CO3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更小,易于分层。
4.人们常用如图所示仪器反复进行某物质的性质实验,如碘的升华实验。用此类仪器能反复进行的还有( )
①NH4Cl受热分解实验 ②KClO3受热分解实验
③CuSO4和CuSO4·5H2O的互变实验 ④Fe(OH)3受热分解实验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KClO3的分解产物KCl和O2,Fe(OH)3的分解产物Fe2O3和H2O之间不能重新反应生成KClO3和Fe(OH)3。
5.在标准状况下,将多余氨气用水吸收,下图中哪个装置最好( )
解析:选C。由于NH3极易溶于水,A、B、D将会出现倒吸现象。而C中当液体沿漏斗向上倒吸时,液面与漏斗面脱离,这时漏斗中液体又落下来,故不会出现倒吸现象。
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全部
解析:选C。①NH4Cl分解后在管口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且生成的NH4Cl会堵塞导管,无NH3逸出,③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加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⑤NH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7.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1)FeH2Cu
(2)CuOCuSO4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等量的铜,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相同
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
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
解析:选A。关键要考虑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制备1 mol Cu需1 mol CuO,而H2还原CuO时由于排气、冷却(H2“早到迟退”),因此需要H2的量远大于1 mol,即需消耗的铁、硫酸及生成的FeSO4均多。
8.东风汽车装有的一种尾气处理装置使用铂做催化剂,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铂表面被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B.在铂催化下,NO可被CO氧化为N2
C.尾气处理装置使用铂做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
D.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可直接将CO氧化为CO2
解析:选B。由题意知铂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做成蜂窝状增大了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CO具有还原性;所以选B。
9.如图为实验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解析:选A。浓H2SO4的密度大,正确的做法是,应将浓H2SO4加入到其它液体中。
10.(2010年高考四川卷)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 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 CO2
解析:选C。A选项M的分子式为C9H6O4,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8,B选项M可与Br2发生的反应包括酚羟基邻对位的氢原子取代反应以及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1 mol M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反应,C选项中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为,化学式为C9H4O5Na4,D选项M不与NaHCO3反应,不能生成CO2。
11.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第3课时)教案.docx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课件(22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第2章第2节醇和酚(第一课时)课件(13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第3章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课件(31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第3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课件(18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第3章第3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课件(20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课时教案.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2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5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3课时教案.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实验室制备化工原料(1课时)课件55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1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1课时)课件44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1课时)课件48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1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物质中某组分含量的测定(1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物质中某组分含量的测定(1课时)课件40张.ppt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物质的分离综合检测(1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物质的制备综合检测(1课时)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6物质组分的检验(1课时)作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