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之1个股民的自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市分析之1个股民的自述

股市分析之一个股民的自述 ——经历牛熊后最终悟出自己交易模式(上篇) 1978年,文革已经结束,我不知道那十年对我有什么影响,只是当时的高考没参加。那年我17岁,湖南长沙小伙,在那时候也算叫“知青”。那年到了父亲工作的陶瓷厂上班,因为那个年代我们都可以直接去顶替长辈的工作,在那时叫“顶班”。 记得刚去厂里上班,我们这批小的都会认一个师傅学徒,我还记得我师傅当年老实憨厚 模样,每天除了认真做事以外就是夹着一根香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教我做事。可惜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厂里效益不好,当时像很多这样的企业都逐渐倒闭,厂里员工纷纷下岗,已经30出头的我也不例外成了“下岗工人”。 家里下岗的除了我,还有我的妻子。那个时候国家政府财政没这么充裕,对这样一大批突然失去工作和收入来源的人群也没有太多积极的保障政策。年轻的当时就选择的了外出打工。我和妻子都已经到了中年,小孩正在念小学,这一家以后的生活来源怎么办,一家三口挤在厂里的集体宿舍,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我却失去了方向...... 经过和妻子两人商量一段时间决定做点小生意,好不容易从亲戚朋友那借钱就在家附近盘了个小门面开起了杂货店,那时候没有超市,到处都是这样的小店。就这样慢慢能够够一家三口糊口了。我和妻子做生意为人本份,小生意慢慢有了起色,把借的钱都还上了,逐渐店也越开越大...... 直到了2007年,我自下岗以后循规蹈矩的生活被打破。经营了多年的小本生意,杂货店慢慢随着年代的更新变成了小型超市,家里的银行户头上也有了一笔不少的存款。那时候生意已经雇了专门的人帮忙打理,我和妻子只是轮流每天到店里去看看,时间大把。那一年在我耳旁谈论最多的是股票这个完全陌生的名词,就连早上菜市场的大妈也不例外,说到股票津津乐道。在一个老朋友的推荐下,那一年我也成为了中国股民。 我清楚的记得偷偷摸摸瞒着妻子去证券公司开户的那天,7月份长沙的夏天热的像火炉,证券公司当时都装了中央空调,里面挤满了中、青,老三种年龄的人,当时不清楚他们 到底是来这吹免费空调的还是都是股民,总之那天我排了半小时的队才顺利开户,紧接着又偷偷从家里户头取了一万块钱到银行另外自己单独开了个户头(这个成了我之后专用于炒股的账户)。 刚进股市的我哪懂看什么股市行情,在我当时看来只能分辨那版面上的颜色。现在回忆起来才发现当时上证的指数点位已经到了4200多点。在经历了前半年一波行情以后突然暴富的人比比皆是,我的朋友也赚了不少,有赚钱的路子谁不想参与。那一年买了股票的大部分都赚钱了,而且有的赚的还不是小数目。这让我也萌发了赶紧赚点外快的劲头,户头里准备的一万块钱,跟着朋友买了一些,第一次买的股票叫中集集团,第一次入市,只买了几千块钱,然后每天起一大早就跑到证券公司的大厅去看行情,但是告诉妻子是去公园散步,包括股票交易也是在那里,用我们这里的话说:运气好门板都挡不住,当时行情一片乐观,买了股票以后没过几天就涨停,虽然只赚了几百块钱(百分之十几的收益),心想这次可以名正言顺的告诉堂客(妻子)我开始炒股了。果然,回去和堂客一说,她听说我赚了点外快也为我高兴,但是却还是有点不放心,我想尽各种方式总算勉强说服了她。 我股市的的第一次出手即命中,这让我信心倍增,随着天天在交易厅里面泡着,老股民在谈论,这里听一句,那边听一语,慢慢也开始懂得一些看盘基础,比方说看K线,均线,成交量,技术指标,还有那些换手率,市盈率那些,财务报表似懂非懂的看着。从一个菜鸟到了半个菜鸟的地步,但那时候的行情就是菜鸟只要跟着老鸟买或者运气好都能赚钱,从证券公司大厅的人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出,因为中午休盘时间不长,甚至有些住的远的股民还自带干粮或者就近吃饭,更有夫妻搭档从家里送饭过来......,我住的不远,堂客在家做了饭,吃完以后我一刻也不在家待着,直奔交易大厅。就在所有股民每天都高高兴兴回家的时候,谁又预想到风险已经离我越来越近......。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