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墓的几点看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曹操墓的几点看法.doc

关于曹操墓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考古学界对于这个东汉大墓的判断是正确的,并进一步确认其为曹操墓的定性是准确的。从今天上午我们考察这个墓的情况来看,这个墓葬的形制、结构、出土的一些器物,特别是从一些带铭文的器物、石牌来看,应该说,是曹操墓没有问题。   其次,关于曹操墓的所在,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在曹操身后到北宋时期都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在这个位置。曹操生前规划自己的墓地,提出要葬在西门豹祠西原上,“不封不树”,他自己讲的,要在这个地方埋葬。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到北宋,文献的记载都是非常明确的,一直说是在这个地方。我查了一下史料,在北宋王明清的《挥麈录》中曾明确记载,在宋太祖的乾道四年,宋太祖下诏要求对历史上的十个帝王陵墓进行保护,其中就有曹操的高陵。每个陵设守冢户三户,由这三家人守冢。这说明,直到北宋时期对曹操墓的认识都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为什么北宋这么明确地知道曹操墓的位置?今天我看了这个墓葬之后,我觉得有些想法可以串联起来了,特别是我们今天看到了墓葬出土的很多画像石,但这些画像石都被敲碎了,那个碎,不是一般的碎,是碎得很小很小的块。我听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的潘伟斌先生说,他们分析,以及有些学者提出来,破碎的画像石应该是石棺的构件。因此我又推测,从这个墓破坏的情况来看,应该不是一般的盗墓,而是毁墓。不是盗墓造成的,因为盗墓者的目的是图钱财,他们最多是把墓里面有用的、值钱的东西拿走,而不会大规模地破坏这个墓,尤其是,假如画像石是石棺构件的话,这么严重地毁坏它,把它砸成非常细的块,一定是主观有意的毁墓。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朝代更替、政权交替之后,新王朝、新政权为防止前一个朝代政治势力的死灰复燃或复辟,大多要铲前朝的“王气”、泄前朝的“王气”。“铲王气”就是铲毁蕴藏“王气”的高的建筑,例如塔,把它毁掉。去过河南开封的人都知道,开封的繁塔现在只剩三层高,上面加建了一个不协调的小尖顶。但它原来是一个高大雄伟的塔,过去开封有俗语说“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搭繁塔腰”。现在的铁塔50多米高,说它只有繁塔的一半令人费解。为什么如此?原因在于朱元璋“铲王气”,把繁塔铲成现在这样子。 “泄王气”则多是把前人的墓葬打破,将墓主的尸体及陪葬物毁坏。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只是肉体的消失,只是生活环境的转换,他的灵魂还是存在的,他还会对现实社会施加影响。因此,毁墓、“泄王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政治意义:一是要消灭躺在地下的躯壳及亡灵,消除危及地上王朝统治的王气;二是震慑这个反抗势力。毁墓、“泄王气”就如同釜底抽薪,断绝反抗势力的神鬼联系与支持。那么联系到我们今天看到这个曹操墓的毁坏情况来讲,我确定其性质应该是毁墓,而不是盗墓,把这个墓葬毁坏,把曹操的头部及身体砸碎,显然就是为了防范曹操的亡灵成为号召、凝聚曹氏势力的旗帜,震慑曹氏势力,防止曹氏势力的反抗和复辟。在曹魏末年,司马氏控制了政权,为了篡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曹氏的皇帝们为了防止司马氏的篡权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抵抗,好几次准备发动政变,想把司马昭搞下去,都没成功,许多参与政变的、反对司马氏篡权的大臣都被杀掉了。包括那个愤而高呼“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等废辱”,亲自率军攻打司马昭的皇帝曹髦都被杀掉了。在这么激烈反抗的情况下,西晋夺取政权后,对曹魏宗室是不放心的,我们看《晋书》、《宣帝纪》(即司马懿的纪)和《景帝纪》(司马昭的纪),可以看到魏晋之际,就是曹魏政权灭亡前后,斗争是非常激烈、残酷、血腥的。西晋建立后,它把曹魏王室的家族成员全部抓了起来收押在邺城。因为邺是曹操东汉末年封魏王时的都城,也是曹魏王朝的副都和曹操的陵寝所在:过去我做魏晋南北朝政治史时曾经排过一个邺城都督的年表,发现邺城都督的人选非常重要,它都是南司马氏家族的成员来担任,不假外姓,不让外姓人来担任。为什么只由司马氏家族的人来担任?显然是为了加强防范曹魏家族的反抗,由司马氏家族的子弟来担任都督,具体掌控“邺”这个地方的军事,因为司马氏对外姓不放心。这说明司马氏对曹魏势力的防范是非常重视、严格的。因此我推测,这个毁墓是不是在西晋?现在尚未看到直接的、西晋毁墓的材料,文献上没有。我前面提到,为什么一直到北宋,人们对于曹操墓的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都非常明确地说它就在这里?我想可能是在毁墓之后,这个墓暴露出来了,没有回填,所以人们都知道它是曹操墓。因为曹操墓本来“不封不树”,他的目的就是避免后人知道它的所在,避免他的墓遭到后人发掘,但是为什么历代一直有明确的记载?如从十六围时期后赵的《鲁潜墓志》,一直到《元和郡县图志》唐代的《括地志》,甚至李世民还曾到此祭墓,一直到北宋设“守冢户”,就是因为它已经暴露在人们面前,当时人们都知道它是曹操墓。那么北宋乾道四年的诏书中恰恰有一条,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