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阳日体远近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子阳日体远近说.doc

关子阳日体远近说   中图分类号: P1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62-02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是就关子阳的日体远近说进行说明,并且指出其学说的错误的原因何在,即观测的不准确性导致的结果,进一步深入讨论,如果循着正确观测的道路,会引发怎样的结果。    关键词:关子阳;桓谭;新论;日去人距离;两小儿辩日;一天中太阳视大小;以准度望      Summar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Guan’s ‘ the sun near-far ’theory , and further points out mistakes of his theory ,and reasons of these mistakes ,the reason is that his Observation was not accuracy. A further discussion, if he fallow the correct way of observation, what kind of result would be triggered.   Key words: Guan ZiyangHuan Tan‘Xin Lun’Distance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personThe discussion about sun between two kidsEyes observed size of the sun in a dayObserve the sun or stars with Zhun   关于太阳距人远近在一日之内变化与否的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及,最初的记载大致是在《列子?汤问》中,也就是人们经常提及的“两小儿辩日”的典故。其记载大致如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这个故事其实是困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个大问题,汉以后,众多宇宙学说问世,依据各自的宇宙学说,古代的天文学家又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以《周髀算经》宇宙体系为基础的盖天说,以及由其演化而来的平天说,认为日中之时距人最近,日出和日没之时距人较远,根据盖天与平天体系,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而浑天学家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不论日出、日没还是日中,日去人距离都是相等的,他们是有测量作依据的,“以浑检之,度则均也”2,又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探讨,从几个方面解释了一天中太阳视大小不同的原因。在这篇文章里并不是要讨论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而是要谈关于日去人距离的另外一种观点――汉人关子阳的说法。   关于关子阳的记录见于东汉初期桓谭的《新论》“汉长水校尉平陵关子阳,以为日之去人,上方远而四傍近。何以知之?星宿昏时出东方,其间甚疏,相离丈余,及夜半在上方,视之甚数,相隔一二尺。以准度望之,逾益明白。故知天上之远于旁也。日为天阳,火为地阳,地阳上升,天阳下降,今置火于地,从旁与上诊其热,远近殊不同焉,乃差半焉。日中,正在上覆盖人,人当天阳之?_,故热于始出时。又新从太阴中?恚?故复凉于其西在桑榆间。大小虽同,气犹不如清朝也。”3在这段记载中,“关并,字子阳,材智通达”4,是西汉时期的长水校尉5,平陵人(今大致属河北省,而非江苏溧阳之改称6)。《汉书》中很难找到关于他的记载,《隋书?天文志》有提及,却只是搬用桓谭的记载。   《隋书?天文志》引述桓谭《新论》对关子阳的记载,又记载了后秦姜岌对关子阳和束皙说法的对比,他“以为子阳言天阳下降,日下热,束皙言天体存于目,则日大,颇近之矣。浑天之体,圆周之径,详之于天度,验之于晷影,而纷然之说,由人目也。参伐初出,在旁则其间疏,在上则其间数。以浑检之,度则均也。旁之与上,理无有殊也。”认为日之大小取决于人的视觉;又记载“梁奉朝请祖??曰:‘犹火居上,虽远而炎,在傍,虽近而微’”,这虽然不是讲日体远近的问题,但与关子阳解释正午日去人远反而热类同;晋人张华《博物志》中引述了“两小儿辨日”故事,未作任何评论;宋人周日用为《博物志》作注时说“日当中向热者,炎气直下也。譬犹火气直上,而与旁暑,其炎凉可悉耳。是明初出近而当中远矣。岂圣人肯对乎?”,与关子阳观点大致相同,都是从热量的散发角度来阐释;谭家健《的科学猜想》一文讲到,物体在空气中燃烧问题属于势力学问题,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垂直上升与平面扩散是不均衡的,所以不能用来推论日地之远近,还认为关子阳的判断是不科学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