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聚类分析的梅梁湖水质影响因子研究.doc
基于聚类分析的梅梁湖水质影响因子研究
2.1 R型聚类
R型聚类反映出梅梁湖水质环境的重要特征,详见图2。
(1)14个指标总体总体可分为4类:藻密度、pH、DO、n;浊度和风速;SD。
(2)在聚类过程中藻密度和pH的相关系数最大.最先聚_在一起。pa是藻类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夏季梅梁湖的优势种主要是微囊藻(Microcysfis spp.),pH在8.0~9.5之间为宜,水温在28℃~32℃时繁殖快,生长旺盛。随后,藻密度和oH又与DO聚在一起。夏季微囊藻的大量繁殖,往往会因为强光合作用而使水体中的DO和pH升高,因此,三者之间往往呈协同的正相关关系。光照和水温聚在一起,表明水温的升高与光照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随后,光照和水温又与藻密度、pH、DO同聚一类,可见,这一大类主要与藻类的生长繁殖有关。
(3)TN和电导率聚在一起后,又与COD相聚;叶绿素与氨氮聚在一起后,又与TP相聚;随后两类再聚在一起。表明TN相对于水体中的其他离子来说,其对电导率贡献量最大。可见TN的污染较为严重。由于水体当中的氨氮是可被植物吸收的最主要的氮营养盐存在形式,所以最先与代表藻类生长状况的叶绿素聚在一起;TP往往被认为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调查期间,梅梁湖TP为0.09 mg/L,N/P为29,可见相对于TN来说,也许TP是梅梁湖藻类的营养盐限制因子。这一大类主要反映了水体当中无机营养盐的主要组成,以及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子。
(4)浊度最先与风速聚在一起。说明浊度与风速的关系最为密切,梅梁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平均水深不到2 m,所以风浪很容易使底泥泛起,从而影响到浊度。SD与其他各类指标关系密切程度最差,一般而言,湖泊中的藻密度和叶绿素a与透明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但这种关系在梅梁湖数据分析的结果中却并不明显。推测太湖流域水土流失是可能的影响因素,梅梁湖湖周围大量泥沙进入湖体,使湖水透明度与藻密度和叶绿素a之间的相关性受到了干扰。
Q型聚类反映出梅梁湖采样站点之间的关系与归类。
2.2 Q型聚类
(1)22个站点总体总体可分为7类:东部水域:2#、3#、4#、5#和6#;沙渚水域:7#、8#、10#和11#;拖山水域:9#、13、14#和15#;北部水域:19#、20#、21#和22#;湖心水域:16#、17#和18#;梅园水厂:1#;乌龟山:12#。
(2)东岸水域和湖心水域关系密切,最先聚在一起;拖山水域和沙渚水域关系密切,最先聚一起;上述4个水域聚在一起后,又与西北水域聚在一起。表明西北部水域与其他水域的关系较为疏远,西部水体的外源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梅梁湖西部通过武进港和直湖港接纳了大量无锡、常州 工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并通过间江口进入太湖,加之梅梁湖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所以西北部水域往往成为梅梁湖污染最为严重的水域。
3 结论
R型聚类分析表明,目前梅梁湖藻类的大量生长和繁殖仍将是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1N和cODMn的关系密切,表明在梅梁湖有机污染中,1N是主要的污染因子;TP相对于TN来说,与生物指标(藻密度和叶绿素)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表明相对于TN来说,TP可能是梅梁湖藻类生长的营养盐限制因子。
O型聚类分析表明,7类水域在污染状况上的空间分布与梅梁湖富营养化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西北部水域仍然是梅粱湖较为独立的水域。尽管近年来,为了改善梅梁湖的水体循环(尤其是北部水域水质),进行了从望虞河调水,然后再从北部粱溪河将湖水引入运河,以期提高水体流动和自净能力的“引江济太”的工程。但是由于梅粱湖的本底污染比较严重,加之调水的频次和水量有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梅梁湖西北部仍将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水域。 4 梁象秋等.水生生物学[M].北京: 中国 农业出版社,1995:14
5 张澎浪、孙承军.地表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对pH值及溶解氧含量的影响[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4):49~50
6 王庆安、黄时达、孙铁珩.多藻浅水体中pH 值和溶解氧协同周期性变化初探[J].四川环境,2001.20(2):4~7
7 谢 平.论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从生物进化、生物地理化学和生态学视点[M].北京: 科学 出版社,2007.76~88
8 张 巍等.太湖水质指标相关性与富营养化特征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1):50~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P4057单节锂电充电芯片.pdf VIP
- 第十課 仮面の思想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幻灯片课件.ppt VIP
- 中职《机械制图》 王幼龙 电子教案.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中建EPC项目商务策划管理要点105页.pptx VIP
- 初中语法中考习题含答案——被动语态习题.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恶性肿瘤运动康复指南》-公示稿.pdf
- 日语综合教程册十课仮面の思想.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