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
168615140001 高熹 2016年9月19日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双翅目昆虫(摇蚊、果蝇等)幼虫期的唾腺细胞很大,其中的染色体称为唾腺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um,长约400u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唾腺染色体处于体细胞染色体联会配对状态。并且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每条染色体大约有1000—4000根染色体丝的拷贝,所以又称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同、密疏各别的横纹,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等昆虫的种的特征;如染色体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的着丝粒部分互相靠拢形成染色中心;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同,各自对应排列,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唾腺染色体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发生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
二、实验材料
果蝇的三龄幼虫
三、实验器材
双目解剖镜,生物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条,废物缸,托盘等。
四、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盐酸,蒸馏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等。
五、实验步骤
1.剥离唾腺: 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或者选择经低温处理的果蝇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每只手各持一个解剖针,在解剖镜下进行操作。由于果蝇的唾腺位于幼虫体前1/3-1/4处,所以左手持解剖针按压住虫体前端三分之一的部位,固定幼虫,右手持解剖针扎住幼虫头部口器部位,适当用力向右拉唾腺腺体随之而出。剔除脂肪体并弃除无关物质。
2.解离:加一滴45%乙酸溶液于腺体上,作用5-7s。用滤纸吸干溶液。在唾腺组织上滴一滴1mol/lLHCl,解离30-40s,以松软组织,利于染色体的分散。
3.吸去 HCl,用水冲洗2-3次.
4.染色: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30min,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5.加2滴乳酸-乙酸溶液,洗涤染好的腺体。重复2-3次,滤纸吸净剩余溶液,擦净腺体周围杂质。
6.压片:加1滴乳酸-乙酸溶液于载玻片中央的腺体上,盖上干净的盖片,并覆一层??纸。将片子放在实验台上,用大拇指用力压住,并横向揉几次。(注意不要使盖片移动,用力和揉动是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揉。)
7.镜检: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再转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六、思考题
1)染色中心:染色中心是染色后的果蝇唾腺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显示的深色部分,位于整个唾腺染色体的中部,是许多异染色质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其实际上是由果蝇第二对与第三对染色的着丝粒部位相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深色中心。所有染色体都连接在这一点,其本质是由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2)联会,亦称配对,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的偶线期,来自父本和母本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靠拢进行准确的配对,形成二阶体,即一对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但仅有两个着丝点,所以又称四分体,是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