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研究进展o
( )
综述专论 化工科技 ,2006 ,14 4 :57~61
SCIENCE TECHNOLO GY IN CHEMICAL INDUSTR Y
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纪绪强 ,赵杉林 ,郭文玲 ,张起凯 ,李 萍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辽宁 抚顺 113001)
摘 要 :介绍了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分析了酸精制、溶剂精制、配合法脱
氮、吸附精制法、组合脱氮法、生物脱氮法和微波脱氮法等柴油脱氮技术的原理、优缺点。
关键词 :柴油 ;非加氢脱氮 ;技术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TE 626. 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006)
柴油是我国目前消费量最大的发动机燃料之
1 主要脱氮工艺
一 ,主要用于装有柴油发动机的农业机械、重型车
辆、铁路机车、船舶、工程和矿山机械等[1 ] 。但 1. 1 酸精制
是 ,柴油中的氮化物在燃烧过程中可形成导致空 碱性氮化物是影响柴油品质的主要因素。酸
气污染和酸雨的氮氧化合物 ,其中的碱性氮化物 精制的原理即根据酸碱中和理论将其脱除。很早
在柴油的催化加工过程中会使酸性催化剂的活性 以前人们就发现用蚁酸水溶液脱除页岩油中的
中心减少 ,造成催化剂中毒[2~5 ] 。与此同时 ,碱 氮化物 ,可以降低炼厂氢耗 ,使处理后油品的含氮
性氮化物还会使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差 ,影响其 量满足下游加工的要求。酸精制脱氮常用的酸有
储存和使用性能。为了适应新的环保法规的实 浓硫酸、盐酸、磷酸等无机强酸。它们可以脱除柴
施 ,改善柴油品质 ,必须尽可能的脱除其中的氮化 油中的碱性氮化物以及硫醇类、硫酚类、硫醚、噻
物。我国原油氮质量分数一般为 0. 1 %~0. 5 % , 吩等各种非烃化合物 ,部分非碱性氮化物、烯烃
普遍偏高[6 ] , 因此柴油脱氮在我国显得尤为重 类、芳烃类也可以被洗去。舒运贵等人[7 ] 用磷酸
要。 和稀碱联合精制掺炼重油的催化裂化柴油 ,精制
柴油中的氮化物分为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 过程中 ,磷酸循环使用 ,磷酸渣经氨水中和后 ,分
化物 ,前者包括苯胺、吡啶、喹啉及其衍生物 ,后者 离出的氮化物作为燃料烧掉 ,而磷酸铵的化合物
包括吡咯、吲哚及其衍生物。目前 , 国内外从石油 经热分解后得到的磷酸可以再循环使用。李
及其产品中脱氮的方法分加氢精制和非加氢精制 季[8 ]用二氧化碳酸性水溶液作脱氮剂洗涤焦化
两种。其中加氢精制工艺已经较为成熟 ,精制的 柴油 ,使柴油中碱性氮化物溶于水而被分离出来 ,
收率高 ,产品安定性好 ,但脱氮率较低 ,还需要充 碱性氮脱除率约为 60 % 。该工艺简单 ,无污染 ,
足的氢源 ,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高 ,在应用上受到 可进一步回收利用碱性氮化物 ,且中试效果比小
很大的限制。因此 ,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已经把目 试好 ,但是脱氮率偏低。
光转向设备投资少 ,操作费用又低的非加氢脱氮 酸精制操作简单 ,但是选择性往往较低 ,一些
工艺。非加氢精制的主要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