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管切开术及其配合
气管切开术及其配合 Icu 王学娟 2010.09.09 术后护理 1、保持套管通畅:随时吸痰,每日清洗煮沸消毒内管1-2次。 2、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吸痰,雾化或蒸汽吸入等 3、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22℃左右,湿度在90%以上。 4、保持颈部切口清洁,预防感染。 5、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6、拔管 喉阻塞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清除后,经堵管1-2天无呼吸困难可以拔管。 术后并发症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出血及拔管困难等。 气管切开术的医护配合 一、术前准备 用物准备 物品主要包括:一次性经皮气管切开术包一套,皮肤消毒用物,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治疗巾,吸痰装置,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喉镜一套、鹅颈灯一台,简易呼吸器等。 药品主要包括:吗啡、力月西用于镇痛镇静,2%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麻醉,其他还应准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患者准备、术前应给予患者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充分吸净病人口腔、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保持病人气道通畅,给予有效的氧气吸入或呼吸机辅助通气。意识清醒者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麻醉方式及配合要求,鼓励病人配合好手术。 医护准备、在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整个手术过程充分了解,对各个环节自己应完成的工作做好准备。术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沟通,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环境准备、术前最好进行空气消毒,房间相对湿度50%~70%,温度维持在22℃~24℃。 二、术中配合 首先协助医生摆好体位,将平卧位患者肩下垫入枕头,使其头部后仰,充分显露颈前区,穿刺应选在第三、四气管环间进行,尽可能避免位置偏高损伤甲状腺峡部。 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药物或肌松药物。 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皮肤黏膜的改变。当扩张钳扩大气管切口后,痰液、血液自切口涌出,应及时吸尽痰液和血液。 对于术前有气管插管者,手术中应将气管拔出距门齿14cm左右处,以避免穿刺扎入气囊或气管导管中,而误认为气管穿刺成功,盲目置入导丝,而导致手术失败。 ?放入气切导管后应迅速充足气囊,防止切口处积血以及因声门关闭不全所导致的上呼吸道痰液流入气管中,并及时吸出气道中痰血混合液,以防止痰痂形成。 气切管固定应松紧适宜(带下可容一指为宜),过紧影响颈静脉回流,过松导致气管脱落。 当确认气管套管在气管内,应尽快给予气管套管内吸氧或机械通气。 三、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患者血氧情况。 气管切开后,严密观察切口有无出血现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根据分泌物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次数,一般每天1~2次,被痰液浸渍的纱布随时更换。切口周围用0.5%碘伏消毒,每天2次。 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有无软组织、气管黏膜、切口的出血,有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保持适当的气囊内压?气囊硬度以如触鼻尖为宜。 气道湿化?应给予持续气道湿化,一般给予蒸馏水3~5l/h泵入,或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雾化。 谢谢! * * 解 剖 上 - 环状软骨 下 - 胸骨上窝颈段气管 前 - 皮肤、筋膜、甲状腺峡(2- 4 环),无名动脉(7-8环) 后 - 食管 侧 - 颈部 A、 V、 N。 定义: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适当的气管套管,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手术指征 : 1、喉阻塞 3~4度喉阻塞 2、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如昏迷、颅脑病变、 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烧伤、胸部外伤等 3、某些头颈部手术的前置手术 如颌面、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而进行气管切开术。 手 术 方 法1、体位:仰卧、肩枕、头后伸。2、麻醉:一般用 Procain或 Lydocain局麻. 3、切口:纵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上2cm处,沿颈中线作纵行 切口。 横切口:在环状软骨下约3cm处,作颈前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达颈前筋膜。 4、切开气管前筋膜:沿白线正中作锐性切开或钝性分离,用拉钩侧牵两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务必保持中线位置,是本手术的要领,方法是边分离边以手指触诊,确定气管位置,以指示切开和分离的方向。 5、暴露气管:宜于甲状腺峡部下缘分离组织,向上牵拉暴露3-4气管环。若峡部较宽可将其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