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脂精炼过程对油脂色泽的影响及控制_涂向辉
油脂工程 ·Technique 技术
油脂精炼过程对油脂色泽的影响及控制
涂向辉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油脂色泽是人们评价油脂质量的重要感官指标之一, 也是油脂精炼过程中需要严格
控制的质量指标。 本文对油脂精炼过程中影响油脂脱色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
制办法, 以期为相关企业进一步提高油脂精炼率, 降低损耗, 有效改善成品油色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脂色素; 原料油质量; 吸附脱色; 水化脱胶; 碱炼; 脱臭
中图分类号: TS 2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68(2011)06-0051-04
油脂色泽是人们评价油脂质量和进行选购的重要感 聚合而产生的黑褐色固定色素, 这类色素很难脱除; 色
官特征之一, 也是油脂精炼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质量 原体在通常情况下无色, 但经氧化或特定试剂作用会呈
指标。 纯净的油脂在液态时是无色的, 固态时呈现白色, 现鲜明的颜色, 如生育酚、 磷脂和微量金属等, 这类物
但我们常见的各种油料制得的油脂均带有一定的色泽, 质残存于成品油中, 会使油脂出现回色现象。
这是因为油脂中含有数量和品种各不相同的色素。 这些 油脂的脱色主要在精炼的脱色工序进行, 脱色方法
色素包括有机色素、 有机降解物产生的色素和色原体。 很多, 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脱色法, 在
有机色素即天然色素, 存在于油料中, 随制油过程转移 脱色工艺、 设备一定的条件下, 原料油质量、 吸附剂选
到油脂中, 如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这类色素与吸附剂 择及加入量、 操作压强、 脱色温度、 脱色时间等因素都
具有良好的亲和性, 容易从油脂中脱除; 有机降解物产 会对脱色效果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 在油脂精炼过程中,
生的色素即加工色素, 是油脂在制取、 加工和储运过程 水化脱胶、 碱炼、 脱臭等工序也都有辅助的脱色作用。
中由于磷脂、 蛋白质、 糖类等成分的氧化、 分解或相互 所以为有效改善成品油色泽, 保证成品油质量, 提高其
[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酸, 就会严重影响其智力正常发育, 这一点已经被国内 2 . M . 1977
外科学家所证实, 并被世界营养学界所公认。 13~54.
罗勒子中亚油酸含量在20% 以上, 亚油酸和亚麻酸 [3 ] Report of the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Committee. AOCS. 1962 ~
1964.
一样不能在体内合成, 必须从体外摄取, 它具有降低血
[ ] 王思宏, 方英玉, 朴英爱, 等 毛细管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核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