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知识的.doc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瓷工艺学知识的

绪论 一、陶瓷的概念和分类 传统概念——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进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广义概念——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统称。 德国——陶瓷是化学工业或化学生产工艺的一个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进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或元件。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少含30%晶体。一般是在室温下将原料成型,通过800℃以上的高温处理,以获得这种材料的典型性质。有时也在高温下成型,甚至可经过熔化及析晶等过程。 美国日本——Ceramics,包括各种硅酸盐材料和制品在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统称,不仅指陶瓷、还包括水泥、玻璃、搪瓷等材料。 日用陶瓷——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依照人类意愿,通过特定的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氧化、炭化、氮化等)制成的工艺岩石,满足生活上、生产上和工程技术上的使用要求,绝大多数基本上不吸水。 (一)按陶瓷概念和用途分类 普通陶瓷(传统陶瓷):包括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化工陶瓷、化学瓷、电瓷及其他工业用陶瓷。 特种陶瓷(精密陶瓷):Fine Ceramics. (二)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陶器:坯体结构疏松,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致密性较差的陶瓷制品。通常有一定的吸水率,断面粗糙无光,没有半透明性,敲之声音暗哑。 粗陶器:吸水率大于15%,不施釉,制作粗糙。 普通陶器:吸水率不大于12%,断面颗粒较粗,气孔较大,表面施釉,制作不够精细。 细陶器:吸水不大于15%,断面粒细,气孔较小,结构均匀,施釉或不施釉,制作精细。 瓷器:玻化程度高,坯体致密,细腻,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 炻瓷类:吸水率一般大于3%,透光性差,通常胎体较厚,呈色,断面呈石状,制作较精细。 普通瓷器:吸水率一般不大于1%,有一定的透光性,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制作较精细。 细瓷器:吸水率一般不大于0.5%,透光性好,断面细腻,呈贝壳状,制作精细。 二、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一)陶瓷的起源、演变及历代陶瓷的成就 最早:泥类和夹砂红陶、灰陶和夹碳黑陶。烧成温度:800—900℃。 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和黑陶。仰韶文化(彩陶文化)→龙山文化(黑陶文化) 商代:商代白陶无论质料和工艺比彩陶都有相当大的提高。出现“釉陶”——第一次飞跃。出现原始瓷。在技法上它吸收了青铜器的特点,刻划纹饰繁缛精工。 战国和秦代:战国彩绘陶一洗过去商代白陶抽象神秘,对称庄重的装饰作风,而变得轻松活泼,手法写实,并出现了反应社会现实生活的新题材。建筑陶瓷,秦兵马陶俑。 两汉:设置制陶工厂,大量生产釉陶,有低温铅釉、石灰釉。烧成了成熟的青瓷。 (汉代以后: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但陶器经久不衰,如唐三彩、紫砂。)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黑瓷在东汉开创的基础上更臻成熟,白瓷为这一时期的新成就。青瓷的进一步发展,在生活领域内广泛取代了青铜。从两晋到南北朝,造型由圆鼓的形体演变成稍长而消瘦的体态。模印、镂孔、印贴、褐斑点彩都是这个时期惯用的富有时代特色的装饰手法,并发明了釉中挂彩技艺。 唐代:釉色匀润的越窑代表了唐代青瓷的时代水平,与日趋成熟的刑窑白瓷,为宋名要的出现做了准备。花釉和绞胎反映了这个时代胎釉装饰上向多样化发展迈出新的一步。釉下彩的发明,为宋代釉下彩绘的广泛运用开了先河。在汉代铅釉的烧造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烧制三彩釉陶技术。唐瓷的造型,形体比例明显缩短,由瘦削、稍长转向浑圆、饱满,三彩佣尤其丰满、雍容。 宋代:在追求青瓷如玉的效果上,宋代获得极大成功。出现五大名窑。汝窑汁水莹润如玉的质感,龙泉窑苍翠欲滴似梅子青一般的色泽,钧窑的窑变色釉,油滴、兔毫、玳瑁状结晶釉。 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釉下彩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蒙元统治者崇尚白瓷,加之青花风行,结束了陶器尚青的社会风尚,青瓷的主导地位被青花代替,釉下彩瓷则以压倒一切的优势飞跃向前。元代卵白釉和红釉、蓝釉的创烧,为明清色釉之基础,上述为景德镇匠师之功。 明清:釉下彩瓷。康熙五彩将青料直接画于瓷面,它与青花分道扬镳,成为康熙彩瓷中一朵奇葩。康熙青花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至雍正时代,在五彩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粉彩这一新品种,珐琅彩瓷为宫廷所垄断,画工更是细腻精致。清代瓷器的造型严格、精细、规矩。到乾隆时期则工巧有余,生气不足,形成一种繁琐造作的风格。 (二)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和瓷器的发明 三大突破:1、原料的选择和精制——内因根据 2、窑炉的改进(直焰窑→平焰窑→倒焰窑→现代窑炉)和烧成温度的提高 3、釉的发明和使用 三个阶段: 陶器→原始瓷器(过渡阶段)→瓷器(或者粗陶→细陶→粗瓷→细瓷) Fe2O3含量的变化: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