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课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 结果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 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这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 新闻的一般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 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 毛泽东 * 学习目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 资料卡片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 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什么是新闻?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报道。 *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 芜湖( ) 荻港( ) 溃退( ) 歼灭( ) 绥靖( )( ) 瑰宝( ) 负隅顽抗( ) 高屋建瓴( ) è wú dí kuì jiān suí jìng guī yú líng páng bó 气势磅礴( )( )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锐不可当(dāng) 获(huò)得 当(dàng)真 要塞(sài) 歼(jiān)灭 阻塞(sè) 阡(qiān)陌 堵塞(sāī) 纤(xiān)维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 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 高屋建瓴 负隅顽抗 气势磅礴 阻遏 溃退 悍然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止 ——败退。“溃”,溃败。 ——蛮横的样子。 * 何时?--时间 何地?--地点 何人?--人物 何因?--事情发生的原因 何事?-事情发生的经过 如何?--事情发生的结果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新闻的六个要素 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 时间 : 地点: 人物: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与结果: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5.doc
-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1.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0.2 区域经济联系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1.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1.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世界地理概况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1.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湘.doc
-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2 世界重要地区 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