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蝉的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对策.docVIP

大青叶蝉的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青叶蝉的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对策.doc

  大青叶蝉的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对策 大青叶蝉的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对策 大青叶蝉Cieadella uiridis(Linnaeus)属同翅目叶蝉科害虫,别名大绿浮尘子、青叶跳蝉、大浮尘子、小叶蝉。刺吸植物汁液,并能转播病毒,是农、林业的一大害虫。寄主食性很杂,危害柳、杨、榆、苹果、梨、李、桃、核桃、花椒、葡萄、海棠.L.、沙枣、白腊等160多种植物,对林木主要是在树枝表皮下产卵为害,严重时着卵率达100%,在1m的枝条上产卵310多处,常是树木表皮剥离,枝稍枯死,最后导致苗木或树木整株死亡,同时由于产卵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林木病害的发生,如腐烂病等。   一、生活习性观测   1.生活史   在民和境内1年2代,第一代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为6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以卵在林木嫩树和干部皮层内越冬,4月中旬卵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卵孵化时间多集中在早晨,以7时半到8时为孵化盛期,且树干东南向的卵块孵化较早。   2.发生与危害   孵化后的若虫,1h左右开始取食,善群聚,常以10-20多个若虫群聚危害,若虫孵出三天后,由原来产卵寄主植物上移到矮小的寄主,如禾本科农作物上危害,第1代若虫期49d,第二代若虫期24d。   成虫喜潮湿背风处,多集中造生长茂密,嫩绿多汁的农作物与杂草上,昼夜刺吸植物危害,趋光性强,遇惊若虫一样倾斜或横行逃避,惊动过大,日光强烈时,活动较盛,飞翔也多。   经过一个月的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雌虫交尾一天即可产卵,交尾产卵均在白天进行,产卵时雌虫先用锯状产卵器刺破寄主植物表皮,每块产3~15粒卵,每头雌虫产卵3~10块。越冬卵产于林、果、树木幼嫩光滑的枝条和主干上,以直径1.5~5cm的枝条着卵率密度最大,1~2年的苗木及幼树上卵块多集中于1m以下的主杆上,愈靠近地面时,卵块密度愈大,3~4年生幼树上,卵块多集中在1.2~3m高处的主干与侧枝上,以低层侧枝上卵块密度最大,越冬卵期长达5个月以上。越冬卵的孵化与温度关系密切。近孵化时,卵的顶端常露出产卵痕外。孵化时间均在早晨。初孵若虫喜群集,常栖息于叶背危害,以后逐渐分散到矮小植物和农作物上。   二、监测预报   1.气温法   当翌年平均气温达8℃以上时卵开始孵化,平均气温达15℃以上时为第一代卵的孵化盛期。   2.物候法   根据杏花盛开时正时卵孵化盛期,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官亭地区黄豆收获后,或10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大量迁回越冬场所。   三、防治措施   1.物理机械防治   (1)灯光诱杀和网扑   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一天可最多诱杀成虫3560头;成虫早晨不活跃,在露水未干时,进行网捕,1h内1人可以捕捉2000头成虫。   (2)人工砸卵 对越冬卵数量较大的树木,特别是幼树,用木工挤压卵块,消灭越冬卵。   (3)人工涂白   成虫产卵前,在树干1.5m以下喷刷涂白剂或防啃剂,效果明显。   2.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昆虫、天地鸟类和蟾蜍进行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   根据测报抓住两个最佳防治时机即5月上.L.旬第一代卵孵化高峰期和第二代成虫9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大量树上产卵前。于大青叶蝉秋季成虫迁回树林产卵前,喷施菊酯类乳油4000~5000倍液;对农林间作的树木,当秋季深翻后,成虫多集中在田耕及周围杂草上,对其进行化学防治,即省工又省药,且防治效果好。   四、人工防治   1.修剪虫枝   冬季结合修枝,剪去被产卵枝,减少越冬卵基数。   2.人工捕捉   夏季成虫羽化期盛期,人员组织进行人工捕捉防治。   3.清除寄主   秋季,在大青叶蝉产卵前,清除杂草,消灭中间寄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