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投资环境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投资环境说明

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 投资环境说明书 二○一四年 目 录 吉林市市情 3 一、吉林市自然概况 3 二、吉林市经济发展概况 3 三、吉林市基础设施概况 3 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投资环境说明 5 一、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情况介绍 5 1、概况 5 2、建设目标 6 3、产业定位 6 二、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优势条件分析 6 1、中新合作建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6 2、丰富的资源供给 7 3、优越的区域位置 8 4、完善的基础设施 8 5、储备的工业用地 8 6、便捷的交通条件 8 7、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9 8、品牌的产业集聚 9 吉林市市情 一、吉林市自然概况 吉林市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坐落在中国东北地区中南部,吉林省中部偏东,位居东北亚经济圈腹心,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中心区3636平方公里。现辖4个城区、4个县级市、1个县、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际合作的示范园区。总人口450万,中心城区人口198.5万。 二、吉林市经济发展概况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3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31.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0元。 吉林市是东北老工业城市,产业基础十分完备,现有工业企业3626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521户,上市公司11户。农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制造业拥有吉林燃料乙醇、中粮米业、华润啤酒、长白山酒业、娃哈哈食品、米老头食品等20多家知名企业。 三、吉林市基础设施概况 吉林市距长春83公里,距沈阳380公里,距哈尔滨240公里,深达内陆及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路网密布,四通八达,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即将启用的吉林机场,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构成了吉林市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吉林市水丰电足,境内水系总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年水资源总量17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0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北方城市的5.4倍。现有拦江构筑的白山、丰满、红石三座梯级水电站及4个大型热电厂,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占中国东北发电总量的55.5%,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电力中心。 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 投资环境说明 一、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情况介绍 1、概况 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以下简称食品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继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第三个重要合作项目,旨在打造食品质量和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新典范。2012年9月6日,食品区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中新两国总理共同出席。 食品区规划由新加坡裕廊顾问公司编制。中新合作建设的食品区规划面积为145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中新食品城规划面积57 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食品加工区、国际物流区、现代商住区、科研服务区、休闲度假区、景观绿地区六大功能区;一期12平方公里(包括食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现代商住区)已完成开发。 食品区以河流、山川等为自然屏障,按照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标准,建设完成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围绕中新食品城开展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工程。 食品区项目的战略性分析报告、项目可研报告、产业发展规划分别由荷兰合作银行、美国贝恩公司、北京达华公司编制完成。 2、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农业资源,借鉴新加坡及国际上在食品质量安全和园区建设方面先进的发展理念、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基础,中新合作为主线,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为方向”,通过中新合作,实现“四区一城”的建设目标。即:国际一流的安全健康食品生产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统筹”示范区;“长吉图”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示范区。在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3、产业定位 按照食品区产业规划,重点发展以肉制品、乳制品、粮食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农产品、长白山道地药材和特色资源为基源的保健食品产业。构建从研发、种养殖到生产加工,到超市、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园区。 依据食品区地域及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按照食品区城市建设规划,全面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商贸等开发建设,积极引进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 二、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优势条件分析 1、中新合作建设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环境保障 中新合作共建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经过历时24个月的建设于2012年8月3日通过国家农业部审核验收,是中新合作建设食品区的前提,为健康安全食品生产提供了环境保障。 ●食品质量安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