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九瑞地区丁家山-郎君山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江西省地质学会
浅析九瑞地区丁家山-郎君山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樊文阔
(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丁家山-郎君山一带的地层、岩体及断裂系统等地质特征,根据九瑞地区成矿规律与找矿经验,通过对物质来源、运移通道、矿化场所及能量供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地质及物化探证据,认为本区具有巨大找矿潜力,奥陶系与志留系层间差异面是新的重点关注方向。另外,分析认为迁移沉积型矿床在本区也具有一定潜力。
[关键词]九瑞地区 丁家山-郎君山 成矿条件 找矿前景
前言
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瓶颈逐渐显现,其中,铜资源成为国家急需紧缺的资源之一。为此,国家资源保障工程将其列入勘查重点。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是其中最重要的找矿远景区之一。
丁家山-郎君山位于九瑞地区中部,位于著名的城门山、武山铜矿之间。笔者从本区地质条件和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九瑞地区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认为丁家山-郎君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背景
九瑞地区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钱塘台坳西段之九江台陷、瑞昌—九江凹褶断束,南北分别与江南台隆、淮阳隆起毗邻,处于构造转折端(图1)。
图1 九瑞地区大地构造位置
1、淮阳隆起;2、江南抬隆;3、下扬子台坳;4、构造界限;5、研究区
2 区域成矿规律及特征
根据长江中下游铜多金属成矿带内数十年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找矿经验总结,九江—瑞昌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构造控制明显。北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九瑞矿带分布,成岩成矿活动主要发育在北西向城门山—丰山洞聚岩聚矿构造带上(图2)。北西—北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基底断裂交织成菱形网格构造节点控制了中深部岩体的分布;浅部盖层断裂和层滑断裂控制了浅部岩体和矿体(点)的就位,主要岩体和矿体受北西、北东—北东东向与北北东向盖层断裂交汇部位控制。
岩体与围岩的侵入接触带、围岩层间破碎带、交切围岩的断层破碎带、岩体或围岩的裂隙构造带和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岩性差异面(“四带一面”)是地层岩石的薄弱地带,可作为矿液的运移、渗滤的良好通道,为矿物质的沉淀充填提供有利的赋存空间,是成矿作用的有利场所,亦是控制矿体的容矿构造。
图2 九瑞铜金矿带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图
1第四系;2第三系;3三叠系-石炭系;4志留系-奥陶系;5中酸性岩体;6实测与推测背斜轴;7实测与推测向斜轴;8实测与推测断裂;9推测基底断裂;10推测盖层断裂;11大型矿床;12中型矿床;13小型矿床;14矿点;15矿化点;16构造层界限;17省界
(2)岩浆岩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能量和物质来源。岩浆在沿着断裂向浅部侵入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温压的降低及围岩等外源物质的不断加入,发生结晶分异,在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的演化过程中,依次出现Au、Ag(Pb、Zn、Cu、S)→Cu、S(Au、Ag、Pb、Zn)→Mo(Cu)的成矿序列,其中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二次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铜矿化占主导地位。矿体围绕岩体分布,形成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的铜多金属矿床。
(3)由于碳酸盐岩的化学活泼性,使其成为有利的成矿围岩。在与岩体接触后,容易交代形成矽卡岩型为主的铜多金属矿。从现有统计看,区内12个主要岩体有9个围岩为碳酸盐岩,其中6个成矿。从铜储量上来看,碳酸盐岩围岩成矿的矿体储量占94.55%。
3 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发育地层有志留系—三叠系、古近系及第四系,奥陶系隐伏与志留系之下。志留系、泥盆系为碎屑岩,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碳酸盐岩建造为主,古近系为红色砂砾岩(表1)。
表1 研究区地层一览表
系 统 组 地层代号 厚度 主要岩性 第四系 Q 2-126 粘土、亚粘土、砂砾石、砾石 古近系 武宁群 E1-2wn 220 紫红色砂砾石夹钙质粉砂岩、玄武岩 三叠系 中统 嘉陵江组 T2j 652-771 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鲕状灰岩 下统 大冶组 T1d 228-377 厚层灰岩、黄绿色页岩 二 叠 系 上统 长兴组 P2c 44 燧石结核灰岩、硅质岩 龙潭组 P2l 0.1-43 燧石结核灰岩、炭质页岩夹煤层 下统 茅口组 P1m 428 燧石结核灰岩、炭质页岩 栖霞组 P1g 107-130 灰黑色灰岩、含沥青质、泥质和燧石条带 石炭系 中统 黄龙组 C2h 50-75 灰色、肉红色白云质灰岩 泥盆系 上统 五通组 D3w 2.3-53 石英砂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 志留系 上统 纱帽组 S3s 306 紫红色含铁细砂岩、泥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 中统 罗惹坪组 S2lr 489 泥质粉砂岩、石英细砂岩夹砂质页岩 下统 龙马溪组 S1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