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 第二节 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就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和资料,对课程编制过程、课程计划和课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课程评价的对象 第二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四、教学评价的对象 五、我国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四、教学评价的对象 五、我国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 二、课程评价的对象 1.课程计划评价 2.课程标准评价 3.教科书评价 课文内容是否与课标要求一致、科学性与思想性、组织的合理性等 对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价值评判。 依据学科培养目标,审查课标所规定的教育内容是否提供了实现培养目标所必需的知识,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1.诊断功能 2.导向功能 3.发展功能 4.调节功能 根据评价作用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 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 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 学习成果的评价。 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 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 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 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 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作用 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 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排 识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改进学生的学习 为进一步教学制定步调 强化已有的教学成果 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确定教学目标达成度 预测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 确定学生在后继教程中的学习起点 根据评价标准 1.绝对性评价 2.相对性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 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作比较,排出 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 是在评价对象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 并运用这个固定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 价方式。 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 对象的不同方面或某方面的前后变化进 行比较的评价。 1.他评价 2.自评价 1.量化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 是指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自我进行的 评价。 是指作为非评价对象中的其他主体对评价 对象的评价。 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为数量, 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 对象的成效。 根据评价方法 2.质性评价 是通过自然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 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制的评价方式。 (一)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量化评价:学绩测验 质性评价:观察、评语和成长记录袋 1.评价内容: 2.评价方法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 效 度 信 度 难 度 区分度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等 2.评价方法 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 量表评价法 综合分析法 调查法 督导评价 同行评价 学生评价 教师自评 1.评价内容: 1.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 4.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