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一

教育学原理 第二章 现代课程观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1.在英语中: 在西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 curriculum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 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2.在汉语中: 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据考,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诗经》里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直解为“好大的殿堂,由君子主持建成”。“奕奕”形容宏伟状;“寝庙”指殿堂、庙宇,喻伟大的事业;“君子”指有德者。 全句的喻义为:“伟大的事业,乃有德者维持”。孔颍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及其喻义“伟业”;既指“伟业”,其涵义必然十分宽泛,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这里所说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与今天所谓“课程”的意义已极为接近。 (二)课程的几种典型定义 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费尼克:“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 广义:课程通常是指全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狭义: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即学习经验 即强调课程应关注学生实际学到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这种理解把课程的重点教材转向个人,但因为现实中存在的学生独特性和统一要求的矛盾,难以真正实施。 3.课程即目标、计划、预期的学习结果 如塔巴(H.Taba):课程是“学习的计划”, 约翰逊(M.Johnson):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 即强调课程不是指向活动,而应该是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这种理解把课程的重点放在预期的学习结果上,往往会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不同差异。 4.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即强调课程应反映社会需要,使学生顺应现实的社会。这种理解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而社会文化本身并非是完善的,也需要不断地变化。 概括国内外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界说,我们大致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课程的概念: 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三)现代课程的本质 我国学者郝德永提出课程本质内涵应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从本质上讲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2.课程使系统的知识、经验体系的计划,还是一种目标体系? 3.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结论性的? 4.课程是有意义的、客观的还是无意的、主观理解的? (四)多样化的课程观 1、经验主义课程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 4、存在主义课程 5、后现代主义课程 1.经验主义课程 主要代表人物:杜威 社会背景: (1)以宗教为中心的伦理训练。 (2)以学科为中心的理智训练。 主要观点包括: (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评价: 经验主义课程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它过分注重经验,强调心理逻辑,重视实用性,以至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具体浓重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 (1)要素主义 (2)永恒主义 (1)要素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巴格莱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又被译为“精华主义”、“精粹主义”、“本质主义”,是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所以,有时也被称为传统教育或保守教育。 要素主义的得名与其基本观点有关: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的文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