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课时4
编写时间20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 年 月 日 总序第 教案 课题 文言文翻译 共 课时第 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1、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2、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些固定句式。?
重点
难点 掌握一些固定句式,并掌握句式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
教学
策略 学、议、讲、练相结合。 教学活动 课前、课
中反思 ??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二、阅读下面的的练习,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修改。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6、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7、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9、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10、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1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课后
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