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高思想品德-课效果的几点看法
提高思想品德课效果的几点看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以新的观念指导、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么就是方法简单,随意性强。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教师无情地剥夺了,这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同时,这也势必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和品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思想品德应有的育人功能与价值也就会丧失。因此,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技能,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本人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效果的相关做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融入生活,让学生感受思想品德的真实
现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科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纳入许多生活事例和问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活生生的素材,方便了教师,能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不是那么远,那么空洞;而是那么近,那么真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它——作好规划、设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是,教师也应认识到教材中的素材毕竟受时段、地域的影响,它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体验与城市的学生体验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因此,生活化的教材,更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把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教材,让教材融入学生生活。本人在讲《我的角色,我的责任》知识时,就预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篮球赛,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角色”与“责任”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纷纷发言,对“角色”与“责任”知识的认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也显得轻松、活跃,效果很明显。
二、预留思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很多很细,整个课堂平静的落枚针到地上都能听见,学生沉沉地、呆呆地耸着脑袋。即使教师进行一定的提问或讨论,学生没来得及思考,就让教师叫坐下而“打住”了。这堂课有两个问题:一是讲得过多过细,不相信学生;二是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或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不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而这根本是由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所至。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学到多少,获得多少就可想而知,更不用谈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没有学生思考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一些教师鉴定说,却变得愚笨、没有才能、对知识漠不关心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解除’了思考的任务。”所以,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师是否讲得多和细,而是看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课堂教学中相应的问题和思考,并留有一定的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再者教师在课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生成的疑问,把握学生思维方式,进行必要的引导或适时地调整教学进程。有经验的教师会想出的各种巧妙办法,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动地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新知识结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知识时,本人就预设了“我们人类面临着哪些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如何?”等相关思考题,并在时间上给予了保证。这样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当然,问题的设置不一定要难度和高度,关键要有用,体现梯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来。长期坚持,就能克服学生在学习中的“依赖”性,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三、选法得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记得有位教师说过,教师的能力和价值往往体现在课堂上。对于此话,本人有同感。可现实中,有些教师为了根从时代的要求,刻意弄出各种授课“花样”,其实是一种不得法的“作秀”之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架起文本与学生真正互动、共鸣的“桥梁”为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的事情和学生的反映如何,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由此并随时变换教学手法,以更好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激情。“教无定法”就是这个意义。“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教师给出了指导。要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始终充满新鲜感和希望,教师就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施教,这也是保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