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UNAN UNIVERSITY汽车碰撞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题目发动机罩安全性测试技术研究报告学生姓名林诗远学生学号S140200231专业班级机械工程1 班学院名称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授课老师白中浩2015 年5 月 23 日1 绪论1.1 研究背景近几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平稳增长,2010年月平均产销量超过15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量突破190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纪录。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导致了中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中国的交通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中国道路仍处在人-车混合型阶段,车辆-行人碰撞事故发生率高;部分人口素质较低,闯红灯、横穿马路的现象较多,这又提升了行人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据公安部统计,最近十余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世界首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总数的3%,但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到了16%。行人作为弱势群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往往是容易受伤亡的一方。头部和下肢是交通事故中行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头部受伤往往是行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下肢受伤虽不易导致亡,但极易造成下肢伤残,影响到受害人的生产、生活,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除了经济、美观、舒适、动力性能等以外,汽车的安全性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汽车安全分两部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智能驾控汽车,使汽车具有较好的事故避免能力称为主动安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最大可能地保护乘员和行人称之为被动安全。通过对人体损伤机理、碰撞事故特征的研究,制定行人保护标准或法规,积累针对行人安全保护的设计技术,对保护行人人身安全、降低社会负担、促进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1.2 研究概况为了分析碰撞事故中行人受到的伤害,评价汽车前部结构设计对行人的保护性能,欧洲、日本、美国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在行人碰撞安全性研究领域完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汽车安全性能研究的不断发展,行人安全保护也引起了我国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并成为汽车安全性能研究的重点。1.2.1 国外研究概况澳大利亚的Robertson等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行人交通事故的安全研究。美国和欧盟先后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对行人安全问题的研究,通过机械假人、生物样本、数学模型等展开了对人体损伤生物力学、行人保护技术、人体防护对策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行人安全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行人交通事故数据上,1977年创建了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库PICS(PedestrianInjury Causation Study)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1994-1998年实施行人碰撞数据研究,行人事故的调查与统计机构相继建立,并将PICS发展成为了行人碰撞数据库--PCDS,为行人保护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数据依据。德、日两国也分别地建立相关的调查机构和数据库,如日本的ITARDA和德国的GIDAS。欧盟下属的欧洲车辆安全委员会(EEVC)在1997年成立了WGl7工作组,该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行人安全法规,工作组在2003年首次颁布基于行人保护的“Directive2003/102/EC”法规。欧洲NCAP将WGl7工作组提出的试验方法应用于新车检验。1.2.2国内研究概况国内对行人保护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有关行人保护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各大车企、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广泛重视。湖南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根据EEVC WG17制订的试验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了部件冲击试验的仿真研究,对行人头部和下肢保护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2007年,上汽通用泛亚技术中心引入法国BIA公司生产的冲击试验系统。该系统满足欧洲EEVC和美国FMVSS201有关行人保护的试验标准,可进行行人保护的实车测试试验,实车测试试验数据可以为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引。2009年8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用广汽本田第八代雅阁在碰撞实验室进行了国内行人首次碰撞试验。同时,我国国内有关汽车行人保护的法规标准GB/T 24550.2009《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已经于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1.3行人保护研究内容和方法1.3.1行人保护研究内容国外已对人体各部位损伤机理、引起损伤的相关因素、安全法规的制定、试验模型的开发、行人安全保护设计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内容可归纳为六点:(1)行人交通事故调查、分析;(2)损伤机理和生物力学的研究;(3)行人安全法规的研究;(4)行人碰撞事故的重建;(5)数值假人模型、冲击器模型的开发和验证;(6)行人安全保护设计方法的研究。1.3.2 主要研究方法行人安全保护研究的主要方法分为试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两大方面。1.3.2.1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包括:部件模型试验、子系统试验、志愿者试验、生物样本试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