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托克《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doc
巴托克《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巴托克《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摘 要:本文以二十世纪匈牙利先锋派作曲家贝拉巴托克创作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和实践演绎研究,总结出巴托克音乐创作中的共性特征和作品在实际演奏中所应.L.遵循的原则;进一步验证黄金分割法则、轴心体系、调式综合等创作手法在作品中的实际运用;揭示巴托克音乐中所包含的东欧民间音乐风格特色;为音乐研究者和演奏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创作特征 组织结构 黄金分割法则 民间音乐风格
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年3月25日出生于瑙杰圣米克洛什(位于匈牙利托伦塔尔州境内,现属罗马尼亚)。他不仅是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灵魂人物,更是整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史中,与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并驾齐驱的现代派音乐巨匠之一。
本文所介绍的这部无伴奏奏鸣曲是巴托克受当时还很年轻的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之委托,于1943年底赴阿什维尔疗养期间开始创作,最终在1944年11月26日,在纽约久负盛名的卡内基音乐厅,由梅纽因本人首演,并获得现场观众的赞赏与肯定。
现对该奏鸣曲之第一乐章(Tempo di Ciaccona)进行分析:
本乐章从曲式结构来看,具备以下重要特征:(1)对比性的主题和副题;(2)用主题材料进行展开的中部;(3)再现部副部主题调性回归(轴心音体系下)。这些特征均符合奏鸣曲式的基本原则。
呈示部(第152小节):由52小节构成,其中主部16小节,连接部15小节,副部21小节。主部主题由两大乐句组成,具有开放型结构特征。从主题的音乐形象、节奏形态、多声部织体密度等角度观察,都能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二组曲最后一个乐章,那首著名的《恰空舞曲》(见谱例1a)。
谱例 1a : 巴赫《恰空舞曲》
谱例 1b : 巴托克《Tempo di Ciaccona》
主题音乐形象鲜明,f 的演奏力度振奋人心,具有极强的戏剧感染力。主题中,强烈民间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也令人印象深刻(谱例1b)。第一句8小节,可分为两个4小节的乐节。第1小节第一个和弦便明确调性g小调主三和弦。而紧随其后,贯穿全曲的具有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附点型节奏动机便出现了(见谱例2)。
谱例 2
开始4小节是开放型结构,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动机和音乐发展材料信息,笔者称其为动机性的4小节。在第1小节和声进行的中音声部,是一个半音化下行结构: b b a g# 。这个结构在之后的音乐发展进程中,会以原形或变体的方式重现。
谱例 3
第2小节的第二拍到第3小节第一拍,旋律声部中出现的:cdef ,以及第3小节第二拍后半拍低音声部的:abc#d 。这些音阶型四音列上行同样是全曲音乐材料发展的重要基因。
谱例 4
第4小节第1拍出现了一个新的节奏形态,这一节奏形式会在乐章的尾声部分发挥重要作用(见谱例5)。
谱例 5
本小节末出现的具有五声性特征的、材料四度跳进的六连音型也是材料展开的元素之一。动机性的4小节之后,第二个小乐句基本上是第一小乐句的装饰性变化重复,只不过旋律声部的d,建立在第一句g上的纯五度音(见谱例6)。
谱例 6
这种升高纯五度音的乐句结构处理方式,在新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中是比较常见的。在新的曲调里第二乐句有时升五度音来重复第一乐句。
第二句是非对称型的乐句,8小节,由两个小乐句构成。第一小句3小节,第二小乐句同样在第一句基础上提高纯五度开始。开放性结构将旋律推向全曲最高音e,因而造成内部扩充,从2小节扩充为5小节。
连接部由一个富有诗意的空弦和音拨奏(pizz.)引入,同样是两个乐句构成,分别为9小节和6小节。空弦和音的拨奏创造出一种近乎纯净、空灵透彻的声音效果。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以十六分音符为节奏型的小六度音程,并以空弦A音为低音支点。这种音乐写法形态与巴赫《恰空舞曲》接近尾声的一段变奏写法颇为相似(见谱例7)。
谱例7a:
巴赫《恰空舞曲》
巴托克《Tempo di Ciaccona》
上方声部的六度音程乍一看似乎是新材料,与主部没什么联系。但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些音程的声部旋律,其实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主部主题的中音声部半音化下行结构: bb a g# 演变而来;甚至就连空弦和音拨奏(pizz.),都可以看作是主部主题的第一个四音和弦和第二个三音和弦的结合体(谱例8)。由此可见,连接部与主题有密切联系,是对主题的直接回应。
谱例8:
副部在第32小节进入,分为三个乐句。在音乐形象上与主部主题形成巨大反差和对比。p 的演奏力度,以三连音音型为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结算审计质量控制探析.doc
- 工程综合训练选修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doc
-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doc
- 工程设计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及特点.doc
- 工程设计的网络应用方案探讨.doc
- 工程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doc
- 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doc
- 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技能实训模式研究.doc
- 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doc
- 工程造价咨询业和加入WTO后的对策.doc
- 武汉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与市场特征的深度剖析.docx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深度剖析与实证研究.docx
- 双向张量学习算法:原理、应用与前沿探索.docx
- 基于Web短文本错误的诊断与修复技术研究:算法、模型与实践.docx
- 我国上市公司异常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剖析: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docx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究.docx
- 建筑工程中承包商应对业主风险再分配的策略与实践探究.docx
- 华泰保险灾备切换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实践探索.docx
- 外部性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创新与实践研究.docx
- 儿童发展权法律保护原则探究: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