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附37例临床报告).doc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附37例临床报告)
【摘要】目的 总结 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 治疗 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7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9例,所有骨折患者均给予系统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髓内钉弯曲、断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理想固定方法。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胫腓骨折
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在四肢骨折中的发病率较高,占全身骨折的10%以上。胫腓骨干骨折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附盖,故骨折后极易被骨折断端穿破皮肤。多见儿童和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所致。若发生在中下段,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固定治疗方法可以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邻近关节功能障碍,重定不好会产生创伤性关节炎[1]。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5~76岁,平均39.4岁。胫腓骨双骨折52例,胫骨骨折13例。骨折部位在胫骨中上段23例,中下段42例。受伤原因: 交通 事故17例,建筑跌落13例,重物砸压7例。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9例;单处骨折20例,双处骨折15例,三处骨折2例。本组37例病人,均在伤后3~24h内手术。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跟骨牵引3~12d。手术采用硬膜外持续性麻醉,应用气囊止血带止血下手术。在胫骨结节上缘切一长约3cm的切口,在胫骨结节的上方1~1.5cm处,用开口器在进钉点开口。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髓内钉,在C型臂透视下插入髓腔内。当髓内钉的头部接近而未穿过骨折端时予骨折手法牵引复位,使髓内钉沿髓腔顺利通过骨折断端,然后再将髓内钉打入骨折远端。利用器械上配套的瞄准器,从导孔中由内侧向外侧安放远端锁定螺钉2枚。之后用手轻锤足跟或反方向锤击把手,使髓内钉带动骨折远端断面向近端面加压,最后用瞄准器锁定近端螺钉。用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缝合,创口内留置引流条。手术时间约为50~150分钟。
1.3治疗结果受伤后3~12d手术,平均5d。37例骨折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术后1~3d行股四头肌锻炼,术后于第3天始进行功能锻炼,短斜形和横形骨折在1周后可扶拐下床活动,在2周后开始扶双拐部分进行负重行走。长斜形、粉碎型骨折患者术后在2~3周扶双拐不应用负重行走,在6~8周后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无术后感染,未出现锁钉断钉和松动现象及弯曲情况,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功能均达正常水平切口,其中1例术中出现大隐静脉损伤,有3例出现膝前疼痛拔除髓内钉后疼痛消失。 【讨论】
胫腓骨下段特别是中下1/3交界处是三棱形向四方形移形部位,小腿肌肉均位于小腿后外侧,骨折后在胫骨的前内侧存在着张应力,肌力不平衡和重力的影响,胫腓骨骨折是极不稳定的骨折,位置越低,稳定性越差。胫骨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应尽可能在4~6h内修复血供及预防性室筋膜切开,该型常并发感染及血供障碍[2]。导致下段骨折供血不足,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故手术复位内固定为首选的方法。
带锁髓内钉固定是对称的中央型夹板固定,可减少作用于骨骼的负荷。带锁髓内钉使骨折两端分别锁定。带锁髓内钉作为骨折的内夹板固定在髓腔内与髓腔内壁相嵌,使固定的力线处于骨干受力的中轴线上,应力皆从骨折端延伸到骨干两端,不易发生弯曲,带锁髓内钉适用于所有的骨干骨折,距关节有足够距离的干骺端骨折。通过对骨折远、近端交锁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旋转,使骨折端稳定,提供稳定的愈合环境。闭合性胫骨干骨折和开放骨折均可用带锁钉 治疗 ,对于胫骨干中段的横形和短斜形骨折用动力交锁,患肢负重时可产生轴向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而对于粉碎骨折等不稳定骨折用静力交锁固定可保持骨干长度,并能有效对抗骨折端的旋转应力,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3]。
在应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时机上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新鲜的闭合骨折多数学者认为应早期行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早期手术,术中出血多、切口难以缝合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高等,亦有不少报道。对于开放骨折,尽管在严格彻底清创、保证骨折部有软组织覆盖,并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但急诊带锁髓内钉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仍较高[4]。本组病例闭合骨折均在伤后3~5d内,开放骨折均在5~7d内手术,无一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等并发症,这与手术时机掌握有关。
由于锁钉技术,带锁髓内钉较普通髓内钉的抗扭转及轴向压缩的能力明显增强,弹性固定牢固,允许病人早期行患肢活动功能练习,指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