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docVIP

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doc

  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 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之比较 摘要 本文探讨了弗罗斯特与陶渊明诗歌中的超验主义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点:二者都认为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矛盾都表现出了超凡的勇气;不同的是,超验主义更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而道家思想则更加重视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陶渊明 超验主义 道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在这首诗中,榆柳、桃李、村舍、炊烟、鸡犬和桑麻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共同构成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其乐融融的美好意境。    超验主义与中国道家思想的另一契合之处在于它们对于生活中的困苦矛盾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积极的态度。如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一诗.L.中,写道: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我将叹一口气,    提起当年的旧事,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诗人以树林中的某个岔路口为背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命题选择。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林中漫步,两条路的交会处如同人生命运的十字路口,选择的不同就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我叹了口气,这一声叹息传达出人生的多少辛酸与无奈,没有选择是痛苦,选择太多是困惑。然而人生绝无回头路,一条通向另一条,谁也无法回到原点重新来过。因此,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实人生不就是为了经历与体验吗?大千世界的美景我们无法尽揽,但如果能活出自我,勇于去体验别人少有体验的事物,即使是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即便这道路荆棘丛生,充满艰辛,可是等在它前方的也必将是别人没有机会体验得到的别有洞天。这一独特的生命轨迹因你而存在,为你所独有,这又何尝不是生命的一种成功呢?弗罗斯特借助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生,教给了我们生活的智慧以及面对生活所应保持的积极态度。    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所经历的痛苦与纠结,以及那份看透人生真谛的智慧与从容面对生活的坚定态度。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田时所写的作品,表现了他摆脱迷途、退隐田园的喜悦之情。陶渊明从29岁出仕到41岁时退隐,其间数次为官,但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自动弃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理想与衣食困窘的现实矛盾使得他几次出世又几次入世,终因彻悟到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而选择了退隐并终身不复仕,执着地坚守着他的精神家园。正如道家所主张的天道自然,如果一个人能对生命中原有的真实善加利用来应对现实生活,就能够做到从从容容而知足常乐。人生的选择不可能永远正确,现实的矛盾往往使我们退缩而走上一条迷途。但只要觉悟到今是而昨非,就要迷途知返,跟随心的方向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理想和完全不同的另一番生活景象。    2 两种哲学思想的主要差异    超验主义和道家思想确实有某些相通之处,然而,由于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异在于二者对于人的处世方略以及入世与出世的观点的不同。超验主义相信所有的人都具有神圣的火花,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充分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由此可见,超验主义的积极入世精神还是很明显的。而道家则始终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当作研究的重点,认为人应知足常乐、顺其自然、进退自如,以出世的心境入世行,在生活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淡然。    在弗罗斯特的名诗《雪夜林边驻留》中,他写道:    可爱的树林,幽暗而深远。可是我还得赶赴一个约会,    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    这首诗描述了人在履行现实的责任与追求内心渴望的美好事物时存在的一种矛盾心理。生活的重压往往让人感到身心疲惫、步履维艰,因此人们向往眼前唾手可得的美丽与平静,正如那可爱的树林。安睡象征安逸,或者逃避与放弃,甚至是死亡。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结束疲惫的生活之旅,却又欲罢不能。因为他们和生活还有一个约会,在停歇以前还要继续挣扎着赶好多里路,去完成自己对社会、家庭所未实践的诺言与责任。同样,在《白桦树》一诗中,诗人也展示了类似的主题,那就是人们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在他的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挣扎,一种让人心酸的苦楚。尽管自然的美景是如此明丽动人,可它却只能让人短暂麻痹,人们应该做的就是要鼓起勇气重新面对未来的生活。然而,可想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