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胸椎后凸的多因素分析.doc
影响胸椎后凸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冉东 王岩 白金柱 郭均 王晋东 柴伟 张国强
【摘要】 [目的] 研究 胸椎后凸与性别、年龄、椎体和椎间盘形态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61例样本的性别、年龄资料和胸椎MRI片。在 计算 机上测量椎体、椎间盘前后缘的高度和Cobbs角,以椎体和椎间盘前后缘的高度比值代表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Cobbs角代表胸椎后凸。通过Pearsons相关 分析 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椎体形态与胸椎后凸的相关性比较大,相对来说椎间盘与胸椎后凸的相关性则比较小。女性81%的胸椎后凸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有关。男性72%的胸椎生理性后凸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有关。[结论]正常胸椎后凸是由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共同决定的,特别是女性胸椎后凸与椎体和椎间盘形态的关系更加密切。
【关键词】 胸椎 后凸 多因素分析
Multiplicit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oracic kyphosis∥
Abstract:[Objective]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thoracic kyphosis s of Thoracic spines of 61 cases s orphology,as represented by anteroposterior hEight ratios,ine relationship bet.[Result]Vertebral morphology orphology.The bined infuence of both morphology of vertebral body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accounted for the variability in kyphosis in 81% female,and 72% in male.[Conclusion]The normal kyphosis of the thoracic spine is determined by the morphological state of both the vertebral bodie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s,especially in female.
Key ultiplicity
1 引言
脊柱“S”形生理弯曲的出现是与人类直立生活相适应的,它进一步增强了脊柱的弹性和支持功能。胸椎的机械负荷特点以及与年龄相关的骨量变化导致胸椎组成结构的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胸椎后凸角度的增加。尽管胸椎椎体的形态学特点及在胸椎后凸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椎间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却并不清楚。本文详细研究了胸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学特点,分析了它们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变化,以及这些因素对胸椎后凸的 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102例进行胸椎MRI检查的患者,有明显椎体病变者如严重的骨赘形成,脊柱侧凸,脊柱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等代谢性骨病以及肿瘤患者,排除出测量范围,符合条件者61例。
2.2 测量方法
将MRI片用扫描仪扫描录入计算机,扫描精度600 bpi。在计算机上选取正中矢状位图像进行测量,以每一椎体上下终板的边缘作为测量的解剖标记点,用Photoshop 6.0软件测量椎体前后缘与椎间盘前后缘的高度(图1),精确度0.01 mm。计算T1~12椎体与椎间盘前后缘高度的比值,用椎体或椎间盘前后缘高度的比值代表椎体或椎间盘的楔形程度,前后缘高度比值小说明楔形程度大,反之亦然。在同一图像上绘制T1椎体上终板水平线垂线与T12椎体下终板水平线垂线,其交角为T1~12的Cobbs角,代表胸椎后凸角度。每一测量参数都由2个不同的测量小组按双盲法分别测量1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统计参数。
图1测量解剖标记点的选择与Cobbs角的测量方法示意图(略)
2.3 数据归纳和统计分析
测量资料用计量资料来表示,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男性与女性的差异;用Pearsons相关分析来分析2个相关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用逐步回归分析来分析各参数变化对胸椎后凸角度的影响。先进行混合资料的分析,然后再分别分析男性和女性资料。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资料完整的样本61例,平均年龄(52.6±20.7)岁(16.0~88.0岁)。男性41例,平均年龄(53.3±20.4)岁(16.0~88.0岁),年龄小于35岁者9例,35~60岁者14例,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