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庭要这么教育孩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穷人家庭要这么教育孩子

穷人家庭要这么教育孩子 2016-12-20 社会公平正义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这社会不可能公平。社会的本质是竞争,我们通过竞争,不断去获得相对于他人的比较优势,弱食强食,残酷的规则周而复始。没有一个完美的社会满足我们的期待,巴黎公社不行,那谁也不行。我们能努力做好的就两件事:尽可能通过教育普及让每一个社会人都具备相当的知识;让教育相对公平,给每一个人可能的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出生的地方,在湖南西南部的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这里盛产土匪和流氓。上一辈人自邓公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洗干净脚上的泥土纷纷去了深圳和东莞,年老打工打不动了回家耕田种菜聊以度日,而我的儿时同伴则成了留守儿童和农民工二代,重复着上一辈人的生活。我有幸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我经常问自己,这是我的命运还是父母教育的偶然?还是我自身的跌跌撞撞企图超脱自己命运的藩篱? 我的人生并不成功,但我坚定认为,如何教育孩子应该是个人、家庭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思考,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二。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穷人指的是在教育上没有足够选择权的人,而不是食不果腹的人。我们不像超级富豪一样可以找最好的私立学校,贵族化培养,可以捐钱让孩子上最好的大学;也不是高官,可以用政治资源为孩子换取最好的教育资源;也不是富裕阶层,可以花钱买最好的学位房。这些家庭年收入至少100万,而大多数家庭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比如上海这样的城市,年收入50万的家庭在教育选择权上并不比我老家县城年入5万的家庭多。 那么在个人成长和能力上,年收入50万上海家庭的孩子和年入5万家庭的小城镇的孩子长大后在个人竞争力上有区别吗?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我也暂时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和统计学数据,但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上海的父母并不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竞争力。以我及我身边的人为例,平凡如我,出生在湖南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大学毕业后并不比北上广深的一般同龄人差,我堂哥从小跟我玩泥巴打小霸王,27岁博士毕业30岁混成博导,他远比大城市一般家庭的孩子更优秀。我两个小舅子从小在小镇长大接受基础教育,考上重点大学,学医,毕业后在医院颇受器重。 除去超级富豪、权贵、富裕阶层,剩下的都算是教育上的穷人家庭,面对孩子的教育,有相同的焦虑和憧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样的家庭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其实,大部分的中国家庭看似看重孩子的教育,其实完全不懂教育。中国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就误入歧途:极端的望子成龙;过度渲染名利的重要性;脱离了孩子的天赋和个人特质。这个认识上的误区从小就把孩子推向了深渊,去看看那些犯罪分子无非几种:从小不爱读书,父母的教育无非打打杀杀,看守所成了家;有的即使接受过好的教育,看似精英一个,实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过度追求名利,一生不但不幸福,还深陷名利的陷阱。 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走进中国最好的大学,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个天赋。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生活幸福,是三个永远不太可能成立的等式,但在中国家长眼里成为了恒等式,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出来找份好工作賺钱多,生活肯定幸福,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然而很多家长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过日子,自己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见识过很多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子女和父母结下仇恨的也有。仔细分析这些失败的家庭教育,我得出结论:这些父母从一开始就错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起点不应该是你看隔壁家谁谁都会自己吃饭了,你看隔壁家谁谁又考了第一名。家长们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金钱去上各种早教班天价幼儿园,得到的是孩子对于教育的怨恨和兴趣的磨灭。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幸福安全的家庭氛围;耐心等待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让孩子学会幸福的能力。 我天天在强调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全感更重要。有的父母整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斗不休,因为生活中没有其他的可以发泄精力的事情;有的家长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天天鏖战在饭局麻将桌上,为人父母毫无表率,这种家庭的孩子能否成才,只能靠命。台湾有个知名的儿科医生黄瑽宁,他在书中深情回忆起父亲每天都很忙,但每天都坚持回家吃晚餐,一家人在餐桌上聊天,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和心理状态,其乐融融。 小孩小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买很多新奇别致的玩具给他们玩,脚踏车、积木、布偶、昂贵的早教中心,应有尽有。看到他们玩玩具时的快乐模样,觉得再辛苦赚钱都是一种甜蜜。等到小孩开始上学,不止中国的父母,亚洲的父母都很忙,在香港,父母为了让小孩上好的幼儿园而愿意日晒雨淋,大排长龙,只为了拿一张入学申请表,还要请假陪小孩去学校面试;在台湾,常常会有父母为了给小孩上明星学校而舍近求远,把户籍迁到别人的家去。每天载着小孩上课、下课,还要在不同的补习班中穿梭,累死累活。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真的是小孩需要的东西吗? 如果没有了这些物质的东西,小孩就注定会失败,会不快乐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