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礼与乐剖析.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礼与乐剖析

第三讲 礼与乐; 1,儒家对乐的理解 2,儒家体系中的礼与乐 ;雅乐与郑声 诸子非乐 儒家对乐的重新理解; 声:宫商角徵羽,五声 音:金(钟)石(磬)丝(弦)竹(管)匏(笙)土(埙)革(鼓)木(拀),八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 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的内核: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乐之来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乐之来源: 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感心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 声音之道与政通: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 声音之道与政通: 宫商角徵羽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声音之道与政通: 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知乐为君子的基本素养: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孔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孔子: 孔子学琴于师襄 音律,主题,作曲者;乐的功能: 合乎道义地表达快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乐以养德、才: 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 ;乐的功能:移风易俗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夫民有血气心智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乐行而伦清 ;乐的功能:和同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和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礼乐皆得: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乐之异: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自中出,礼由外作 乐自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乐互动: 以礼节乐:八佾 以乐和礼 礼乐相成 ; 论文两篇 讨论主题:儒家文化中的乐 儒家文化中的礼与乐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