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精要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小明:妈妈,外公来电报啦! 小明妈(看完电报):外公过几天要来上海看望咱们啦! 小明:从昆明到上海那么远的路,那得花多长时间呀? 小明妈:滇越铁路通车后,现在交通便利多了,外公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 第一幕(清末民初)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马车 轿子 独轮车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工具: 轮船和火车 (1)出现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 增多,外国列强对华侵略逐步加深,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传入中国。 (2)近代交通工具出现的作用 A.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C.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火车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864年,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 “黄鹄(hú)”号,这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苏州电报局观前营业处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电报机 1.通讯工具: (1)出现时间: 有线电报 19世纪70年代以后 (2)出现的作用 A.有利于商人传达生意信息; B.有利于记者进行新闻报道; C.有利于百姓之间的联系。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第二幕(清末民初) 这天,小明一家去码头接外公。在码头,用数码相机照了张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妈妈对男主角雄浑的声音大加赞赏。晚饭过后,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江南晚报》与外公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但报纸上有很多字小明不认识,外公让小明查字典。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早期照相机 第二幕(清末民初) 这天,小明一家去码头接外公。在码头,用数码相机照了张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妈妈对男主角雄浑的“声音”大加赞赏。晚饭过后,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江南晚报》与外公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但报纸上有很多字小明不认识,外公让小明查字典。 《定军山》第一部无声电影 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 电影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伴以朗读、录音机或留声机配音。 第二幕(清末民初) 这天,小明一家去码头接外公。在码头,用数码相机照了张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妈妈对男主角雄浑的声音大加赞赏。晚饭过后,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江南晚报》与外公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但报纸上有很多字小明不认识,外公让小明查字典。 最著名的是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 请说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刊物名称: A.维新变法时期: 《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B.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C.新文化运动期间: 《新青年》、《每周评论》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为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商务创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从此先后延请高梦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开展以出版为中心的多种经营,实力迅速壮大,编写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教科书,编纂《辞源》等大型工具书,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整理《四部丛刊》等重要古籍,编辑“万有文库”“大学丛书”等大型系列图书,出版《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自然界》等各科杂志十数种,创办东方图书馆、尚公小学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摄电影等。 新中国成立后,商务积极完成公私合营改造,并1954年迁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1958年,中国出版社业务分工,商务承担了翻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等出版任务,逐渐形成了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锰基普鲁士蓝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pdf VIP
- 公安个人现实表现材料2篇.doc VIP
- 35kV变电站钢结构安装工程规划与实施.docx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化工HSE技能)参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光伏组件支架及太阳能板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VIP
- 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docx VIP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基于Grasshopper的城市住宅区室外热舒适度参数化模拟与实测的对比研究.pdf VIP
- (正式版)DB35∕T 2250-2025 《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超声科法律法规试卷含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