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对川教版《世界历史》的英文词汇.doc
探讨对川教版《世界历史》的英文词汇
探讨对川教版《世界历史》的英文词汇
在川教版《世界历史》教科书上,出现了许多中外文对照词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问题分述如下。
1.中外文对照词汇的意义
1.1 历史科学求真的需要。论文联盟.L.cOm历史学的研究和学习都强调第一手史料的重要性。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国内中文资料虽然繁多,但由于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中文资料已经与原文史料的本意相去甚远。在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中,适量引用原文词汇,方便师生查找外文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师生直接地、准确地、全面地了解世界历史,避免以讹传讹,显得尤其重要。
1.2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要求。早在上个世纪,一位伟人就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在中学教育阶段就应该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历史教科书中选用适量的英汉对照词汇,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外语资料,有助于师生开阔国际视野、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了解、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1.3 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需要。新课标提出,教科书的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要。当今世界,网络资源极其丰富,百度、搜狐、谷歌等强大的搜索引擎,都可以方便、迅速地进行中、英文搜索。尤其是英文网站中,蕴含着更为广阔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教科书提供外文词汇,为师生网上查找英文资料的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
1.4 学生知识整合的需要。新课标提出,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在英语课堂及现在的影视节目、时事新闻中,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有关世界历史的英文词汇,历史教科书中的英文词汇,加强了历史知识与英语、时事、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
2.中外文对照词汇的问题
2.1 语言不统一的问题。川教版《世界历史》中绝大部分外文词汇是英语,也有少数例外。如上册《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一课中P45的萨拉丁(Salāh-al-Dīn),上册《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P74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都不是英语。下册《伟大的十月革命》P29注解中,对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孟什维克的注解用了俄语。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中学生学习的外语是英语,所以建议川教版《世界历史》中只引用英语,不引用其他外语,以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2.2 人名中的问题。教材中有的历史人物没有附英文原名。上册《中古时代的欧洲》一课中,P33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配有英文全名,P35贵为国王的矮子丕平,却没有配英文名。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上册P107,凯伊没配英文名,哈格里夫斯、瓦特等人都配有英文名。这些历史人物,同在一课,历史地位、重要程度也相差不多,却在配英文名上有此区别,让人费解。再如,在上册《英国的新生》一课P82中,缺少玛丽的英文及生卒年代, 无独有偶,《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一课中P105,章西女王也没有英汉对照及生卒年代。这二人,也是川教版《世界历史》中仅有的两位女性历史人物,一个生活在英国,一个生活在被英国殖民时的印度,查找她们的英文姓名应该不算难事,出此疏漏,希望是巧合,而不是编者重男轻女的倾向。在非英语国家的历史人物中,教科书中提供的英文名就更少了。比如,在上册《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日本明治维新》两课中的历史人物就一个都没有配英文名。同是日本的历史人物,下册《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中P56的广田弘毅没配英文名,而《战争的扩大和转折》一课中P68的近卫文麿又配有英文名。建议教材统一标准,不分国籍、性别,最好为每个历史人物都配英文名。
教材中有些历史人物英文姓名不对应。比如,上册《美国的独立》一课P85 George iddot;华盛顿,华盛顿实际只是姓。再如,上册《古代罗马》一课P30中,Julius Caesar,中文应为朱里斯恺撒。类似的还有,下册《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一课中,P60英国首相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中文名仅有张伯伦,P65页Charles De Gaulle中文名仅有夏尔戴高乐,都没和英文姓名完整对应。
其中还有些历史人物英文姓名不完整。如,上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中的爱迪生,马可尼,贝尔,法拉第等科学家都没有名,只有姓。上册《英国的新生》中P80的克伦威尔,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中P123的林肯,中英文都是只有姓,没有名。当然,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其知名度较高,中文译名具有唯一性,然而,在西方世界,重名重姓的较多,如果查找英文原文的资料,尤其是网上搜索,只输入姓,就会无关条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