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希望与绝望的漩涡中.doc
在希望与绝望的漩涡中
摘 要: 《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为主线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生命中的一天。这是一部向现代女性主义先驱者伍尔夫致敬的作品,三位女主人公精神相通、彼此映照,展现了现代社会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抗争。
关键词: 《时时刻刻》 三位女性 精神困境 自我救赎
美国现代派作家迈克尔?坎宁安1998年的力作《时时刻刻》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不仅迅速登上各大主流畅销书排行榜,还于次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时时刻刻》(The Hours)是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出版前使用的暂定书名,迈克尔?坎宁安借用了这个书名,并同样倾其“一天写尽女人一生”的艺术功力和深情,以此书向伍尔夫致敬。《达洛维夫人》围绕达洛维夫人的晚宴派对展现了这位国会议员夫人的一天,而《时时刻刻》则围绕《达洛维夫人》这本小说,记录了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生命中的一天:正在撰写《达洛维夫人》的伍尔夫本人、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和现实版的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莎。她们身上都有达洛维夫人的影子,而且心境相似,只是所处时代不同。此外,《时时刻刻》也仿照《达洛维夫人》的意识流风格,穿梭于主人公的思想与现实之间,看似琐碎的细节彼此关联,旨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绝望与觉醒
1923年,伦敦郊外的里士满。这个宁静的、田园般的小镇是英国女作家,现代派及意识流文学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经历了几次精神崩溃和尝试自杀后静心疗养的地方。她的丈夫伦纳德生怕再出现意外和闪失,因此不仅悉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还寸步不离地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这天上午,弗吉尼亚初步构思了这本记述一个女人一天生活的小说,也是她最重要的作品《达洛维夫人》。她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克拉丽莎?达洛维将会自杀――表面上只是为微不足道的琐事,实则死于内心的绝望。从某种角度讲,达洛维夫人就是她自己。下午弗吉尼亚的姐姐凡妮莎和孩子们来访,他们给她单调、平静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和活力。孩子们在花园里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鸟,为它举行了葬礼。弗吉尼亚在小鸟的身边感受到了死亡临近时的静谧,也想到了她自己和克拉丽莎?达洛维――死亡是那样触手可及,而就在这一刻,她改变了想法,要让克拉丽莎走出死亡的阴影,继续活下去。弗吉尼亚在凡妮莎上前和她吻别时,有些突如其来地吻了她的嘴唇。这是甜蜜而纯洁的一吻,虽然有些违禁。弗吉尼亚生命中有几个重要的女人,凡妮莎是其中之一。她们之间有着超出手足之情的、女人间特有的情愫,既是对性别缺憾的补偿,又是她们彼此精神寄托和心灵栖息的方式。
凡妮莎走后,弗吉尼亚趁仆人不备,溜出家门来到火车站,打算去伦敦逛上一圈再回来,却与随后赶来的伦纳德不期而遇。相比伦敦,里士满如世外桃源般广阔、宁静,他们搬到这里正是为了不再触碰弗吉尼亚那敏感纤细的神经,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圈定和逃避。回到伦敦,回到喧嚣的生活中去可能导致她又一次的精神崩溃,甚至意味着死亡,然而这是弗吉尼亚的选择,也是她个性的自由表达。“如果让我在里士满和死亡之间做选择,我选择死亡”。
晚饭后当他们聊起这本小说,伦纳德问为什么一定要有人死去,弗吉尼亚回答说这是一种对比,让活着的人更珍惜生命。在她看来,自杀未必卑微、不光彩,自杀者未必懦弱、不敢面对生活。“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生活,永远直面生活,了解它的真谛,爱它的本质,然后,放下它”。多年以后,这个洞悉世事却又疑惑生命的灵魂,在预感到又一次精神崩溃来临前,写下了那封充满爱和感激之情的遗书,然后毅然走入冰冷的河水中。
二、劳拉?布朗:束缚与解放
1951年,洛杉矶。劳拉?布朗是一位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拥有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丹温柔、体贴,年幼的儿子里奇懂事、敏感,他们还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这一天是丈夫的生日,丹一早起来买回鲜花,做好早餐,劳拉开始阅读小说《达洛维夫人》,一切看似无可挑剔,然而丈夫做早餐时无奈地翻遍橱柜的一幕似乎说明劳拉作为家庭主妇并不十分称职。事实上,她很多时候表现得极不自然,从她看到早餐和玫瑰花时的尴尬,到她在窗前送别丈夫时表情的变化,再到她与儿子的对话时的心不在焉。劳拉的生活仿佛变成一场表演秀,她始终漂移在现实之外,而她极力扮演的好妻子、好母亲角色也变得呆板、僵硬。
?@一天劳拉和儿子的第一要务就是为丈夫制作生日蛋糕,这对于大多数主妇来说如家常便饭般简单,但劳拉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试图用制作一块精美的生日蛋糕来证明自己对丈夫的爱,这足以让劳拉感到紧张慌乱,以致手脚笨拙。
劳拉的邻居基蒂突然来访,她告诉劳拉,医生发现她子宫里长了东西,要她下午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劳拉上前拥抱了她,把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