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维和点滴中感受中国崛起.doc
在维和点滴中感受中国崛起
从2006年3月31日起至今,作为中国派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的中国工兵营营长,我在黎巴嫩维和已经一年有余。其间的诸多经历,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崛起的中国使我们在世界上备受尊重。
我们能够参加联合国在黎巴嫩的维和行动,本身就已经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对中国的信任。我们的前任――乌克兰工兵营,因为爆出倒卖联合国供应给该营的油料丑闻而被“开除”。联合国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向中国政府发出了派兵接替乌克兰工兵营的请求。
因为接替乌克兰工兵营的这个特殊背景,因此,与他们的交接是我们出发前后最担心的事情之一。意外的是,在交接过程中,他们不仅没有抵触排斥,反而热情友好对待我们,提前准备了住房、食物,甚至在我们到达的当天晚上还为我们准备了夜餐。从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乌克兰民族的大度,也感受到了中乌友谊的深厚。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该营的翻译官谢尔盖上尉,在与我们的接触中,交接工作之外他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国平稳的改革,使中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对前苏联的解体和原苏联国家的现状痛心不已。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第一次到司令部办事。进入位于黎巴嫩南部的地中海边、距以色列仅有2公里的司令部大院,意外地发现,几乎人人见到我们都主动问好,并且多数人都用并不标准的汉语向我们问好,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外!因为在我们准备派兵之前2个月,我已经前来考察过,那时没有发现一人会说汉语。可见,在我们的部队即将到来之前,他们是专门学习过的,也许是想给我们一个意外,至少,这表达出了他们对我们到来的欢迎之意和应有的尊重。
法国卫兵对待我们的态度,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军人受欢迎的程度。联黎部队司令部的警卫由法国营负责,“严肃认真”是大门卫兵的岗位要求之一。但是在对待我们出入过程中的检查态度令乌克兰工兵营翻译更加感慨连翩:在双方交接的十来天时间里,经常一起到司令部办理各种交接手续;由于我们的车辆还没有办理联合国牌照、司机没有办理驾照,都是与他们一道乘坐乌克兰工兵营的车辆;法国卫兵几乎每次对我们的主动问候和笑脸对待,令乌克兰翻译谢尔盖感慨不已,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大发感叹,几乎流泪:“看看这些卫兵对你们多么友好,还用汉语向你们问候,我们来了这么久的时间,从来没有见过卫兵的笑脸!更没有过任何问候……”整个回营的路上,我们耳边几乎都是谢尔盖上尉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赞叹和对本国现状的叹息、不满。
“维和友军”的热情友好态度使我们倍加感受中国崛起后,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的自豪和骄傲。类似国内一样,在我们到达黎巴嫩后,联黎部队其他国家的部队相继邀请我们访问,设宴欢迎“接风”。历史上与我国曾经有过不愉快的印度派驻黎巴嫩的维和部队,也是一支老牌部队,而且历史上曾作为英军部队的一个部分,参加过八国联军。但今天,这支部队在接待我们的访问中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不仅组织乐队欢迎,甚至就餐、离开时是也是乐队伴奏、欢送。印度军人同样关注中国的发展建设,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同样赞叹不已。
黎巴嫩人的热情友好,同样验证了国家强大崛起的效应。我们甚至笑称:“看来,在黎巴嫩,我们照样可以享受军民鱼水情和拥军热情!”每当我们的车辆在路上行驶,在岔路口总是经常遇到当地人与我们停车笑着互让,以至于你让我、我让你半天都不走的情况;每当我们执行任务中要在百姓住房附近开设指挥所或者组织休息的时候,不一会儿,一定会有当地妇女为大家端来热腾腾的咖啡;每当我们路过村镇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微笑着挥手和问候,甚至经常有人双手作揖,来一个“中国传统式问候”!
我们到达黎巴嫩后所带来的越来越盛的汉语热,充分反映了强大的“中国魅力”。也许是由于当地媒体对我们不断的报道,也许是黎巴嫩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紧密联系,我更相信,是中国崛起而带来的巨大影响力的作用,黎巴嫩人开始热衷于学习汉语。我们在黎巴嫩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能说汉语的黎巴嫩人越来越多。去年刚到达的时候,当地人几乎没有人用汉语向我们问好,而主要是用英语和法语;但是,现在如果我们外出办事或者执行任务,无论是在路上、村镇还是城市,哪怕你是在车上,用汉语打招呼和问候的当地人几乎处处都有,而且语言从“你好”、“再见”已经增加到“欢迎你”、“中国军官”、“中国军人”、“中国人真棒”、“我爱你们”、“欢迎再来” “你喜欢黎巴嫩吗”等等,可见这些人起码平时是用心学习了汉语的。
如果步行逛逛黎巴嫩商店,对中国崛起也会另有一番感受。黎巴嫩商店恐怕是世界上中国商品比例最高的国家;每个村镇、城市的商店里,你都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中国商品。小到牙刷牙膏餐巾纸,大到家用电器小汽车,几乎样样都有,各种层次品质的商品都有,有的商店甚至只有中国货。在这里,如果你不看人的相貌,只看商品,几乎没有身在国外的感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