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鸟鸣中醒来.doc
在鸟鸣中醒来
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是真能体会到“在鸟鸣中醒来”的意趣的。
那是在川中丘陵深处,一个僻静、荒远的小山村。一座座简朴的农舍,散漫在瓦蓝瓦蓝的天底下。又被郁郁苍苍的山拥簇着,被清清亮亮的水环绕着,村子便显得格外的古意,幽谧。房前多竹树,屋后多林荫。自夏徂秋,有洋槐、梧桐、桤木树、阔叶桉之类,先先后后、疏疏密密地碧绿着。便是冬天,万绿凋尽,也还有松柏苍郁的枝叶,傲然挺立,迎霜斗雪。人在村外,是断然看不到完整的房舍,而只能窥见一星半点儿的屋脊青瓦,或一缕两缕轻盈、扶摇的炊烟。
便有许多鸟儿,相伴着住在村里。也便有声声鸟语,时鸣于竹树林荫中――长长短短,响响落落,像悠忽不定的天外之音,又像遥远年代抖落的点滴回忆。
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每一天,都是在鸟儿的叫声中,掀开序幕的。黎明时分,黑夜逐渐淡薄时,第一声鸟鸣,便敲破了乡村的梦境。那是最朴素最平常,也最易兴奋的麻雀。在熬过了漫长的黑暗后,它们率先醒来,在枝丫间,不甘寂寞地跳着、唱着。那细碎、丰繁的叫声,在树林里喧闹着、传递着,宣告着新一天的来临。
那些原本在夜色中沉睡的一切,便被渐渐地唤醒了,开始变得白亮而富有生气了。先是几声或高或低的吆喝,三两句若有若无的交淡,然后,是主妇们每日必奏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这缤纷的声音中,一线橘黄的朝阳,缓缓地升起来,拂过山顶、山腰,最后落照在田畔的雏菊、河边的沙石,和早起的村人身上。
到黄昏,也总有许多知名、不知名的鸟儿,从四面八方飞回来,绕着各自筑巢的枝杈,或屋檐,腾跃盘旋,嬉戏欢歌。麻雀们照例地叽叽喳喳,鸽子低唱着“咕咕咕咕”,斑鸠则高呼“火烧苞谷”……这一切,让人由不住想起“鸟近黄昏皆绕树”的古意。氤氲暮霭中,一线线淡蓝的炊烟,在屋顶上飘绕着、升腾弥漫着。几点橘红的灯光明亮起来,心底里,顿时满溢出一阵阵温馨的暖意一一及至后来,读到王维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才知道自己,居然就是在那样诗意盎然的环境中,度过了我的童年。
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平淡与从容。
那时,我常常以一个孩子的方式,与鸟儿对话。放牧、割草、唱山歌、采野花,四时不衰不绝的鸟鸣,伴随我度过了寂寞的童年。上初中后,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那些充满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更不止一次地拨动我的心弦。便是现在,每当我精神漫游,回望故乡,也总是那些鸟儿召唤着我、引领着我。随着那些飞翔的翅膀,伴着那些啁啾的鸣声,我的目光澄亮如水,我的心灵洞开如窗。
记得那时,母亲曾告诉过我们:鸟儿是灵异之物,鸟与人,是有着种种“因缘”的。在母亲讲述的那许多传说故事里,善良的人,最后总是变成鸟儿,而没听说变成猪狗之类的。母亲要我们爱护鸟儿。她常常“恐吓”我们,说,凡是揭过鸟窝,或捉过小鸟的,将来读书,手要发抖,写不好字。
这让我们从骨子里,产生了一种对鸟儿的敬畏和热爱。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天蓝了,云也白了。春天到了,一群群啁啾的燕子,便赶老远飞回来了。它们在堂屋里,或房檐下呢喃着,衔泥和草,筑巢修窝。它们那举世闻名的尾巴,在房前屋后忙忙乎乎,在斜风细雨中横剪翩飞。时高时低,或收或展,它们那起伏回环的优美身姿,让天空中充满了生动的舞蹈;那脆脆的啼音,在风雨中飘扬着,让人听了,像有千百双温柔的小手,在心窝儿里轻轻地挠。
燕子的呢喃,只能听一个春夏,到秋天,它们又会匆匆飞去。唯有麻雀的叽叽喳喳,不但常年可以听到,而且无分冬夏,也不论丰年荒年,总在房檐下,或晒坪上,不知疲倦地喧响,热烈、欢快、明净。这些被称作“家雀”的鸟儿,乡间素朴的精灵,总是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那洋溢着群栖欢乐的宏大欢歌,在舒朗的原野上溅洒着,回响着,构成了我关于乡村和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幸福而迷幻的部分。
还有翠鸟。它们那细长而尖的嘴,小巧而光滑的脑袋,和背部那鲜净的蓝色,总给人形象秀颀之感。偶尔展翅,像箭一般一掠而过,便销匿了轻盈的身影。只有那随意丢落的几句呜声,短促而清亮,像阳光的颗粒一样,洒满清澈的河面。
有时在水边,还能看到三两只白鹤。或在幽静的河滨闭目憩息,或在漠漠的水田上,起落盘旋。这临水而居的又一类隐士,无论以怎样的姿态出现,浑身上下,都会呈现出匀称而和谐的曲线。它们有着青色的尖的长喙,头与身子离得很远;绳子一样灵活的长脖,无论伸着,还是缩着,都一样优美,仪态万方,且带着一点点圣洁和高贵。
还有大雁。这是些难得一见的精灵。它们总是在夏季的最后几天里,守时地掠过老家的天空。它们有着良好的自律感和集体意识。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它们始终保持着那种令人惊叹的编队和造型。而当它们那清冽的鸣声,溅珠泼玉般落降下来时,硕果喜人的金秋,便会悄无声息地,降临我们的家园。时至今日,我仍固执地认为,它们,是乡村中最具智慧和灵性的鸟儿――记得那时,每次看到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