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望山摩崖造像艺术风格及文化精神分析.doc
孔望山摩崖造像艺术风格及文化精神分析
注:(作者简介:骆琳(1972- ),男,汉,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艺术史研究。)??
(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江苏 连云港 222000)?お?
摘 要: 通过介绍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构图方法、雕刻技法、造型手法等艺术风格以及由此产生的寓巧于拙、静谧、灵动的美学意蕴,论述了佛道交糅的宗教文化是孔望山摩崖造像文化精神的精髓。
?す丶?词: 孔望山;艺术风格;美学意蕴;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J302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Style and Cultural Spirit of Kongwang Mountain Sculpture??
LUO Lin?お?
孔望山摩崖造像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镇孔望山村孔望山南麓西侧。造像依山石的自然形式雕凿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崖壁上,共计105个(图一)。上世纪80年代经考察确认这是一处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东汉末期含有佛教和道教内容的摩崖造像,它立刻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分别从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等角度发表文章来探讨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文则着重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孔望山摩崖造像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意蕴,同时推论了其形成的文化动因。??
一、孔望山摩崖造像的艺术风格
1、偶像式和情节式的构图方式
学者巫鸿在他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文中提出了中国早期艺术存在着两种构图模式:偶像式与情节式。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整体构图上采用了偶像式构图方式,在局部有些造像采用情节式构图方式。所谓偶像式构图,它主要是根据造像体量的大小,位置的重要性来安排。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处以“道教为尊、佛教题材为多”注:(俞伟超《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考察》一文,《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的摩崖造像群,在整体构图上道教造像和佛教造像通过位置选取、体量对比产生主次,形成以道教造像为视觉中心,周围造像均围绕这个中心来铺排。据信立祥先生推断孔望山摩崖造像的道教题材是以X66、(图二)X68、(图三)X1(图四)为代表,注:(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X66是道教人物老子的形象,他位于整个造像群的中部偏上地带,这是整个造像群最大的造像,无疑也是最尊贵的人物造像;X68是道教人物黄帝的造像,该造像位于整个造像群的最高处; X1是老子的弟子关令尹喜的形象,它位于孔望山摩崖造像西侧第一尊造像,体量仅次于老子。这三尊造像是孔望山摩崖造像群最大,也是位置最显著的造像,在这些重要的道教造像周围布置了佛教题材造像和佛像等,据笔者大略分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以X2、X61、X71、X76(图五)为代表坐佛、站佛的形象;第二种类型是以“涅??”图为代表的佛教故事;第三种类型是以X3、X65、X72、X75、X77、X78、X79(图六)为主的供养人形象。孔望山摩崖造像佛教造像在数量上占据多数,题材也最为丰富,但是佛教题材造像体量较小,也没有占据中心或最高位置。这种偶像式构图方式与当时宗教信仰所建立起一套集体所认同的规范是密不可分的,画面的文本意义正符合了东汉时期佛道交糅、黄老与佛陀并祀的宗教文化背景。??
孔望山摩崖造像在局部上还采用了情节式的构图方法,情节式构图就是画面各部分之间表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孔望山摩崖造像中的“涅??图”(图七)“舍身饲虎图”(图八)等佛教故事造像,以及表现杂技、宴饮、讲经论道等生活场景造像,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都是孔望山摩崖造像情节式构图的典范。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涅??图”是情节式构图的巨制,造像雕刻在长215、高170厘米两块断崖和一块自然凸起的山石上,描绘的是释迦摩尼涅??的佛教故事,“涅??图”的中心,是一头顶有高肉髻、身着圆领衣的卧佛形象,围绕在其周围是众多的佛家弟子、信徒,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群像都面向卧佛,流露出悲戚哀痛的神情。图像抓住了佛陀涅??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通过对佛陀涅??时安宁的神态和弟子们悲痛的神情的细致刻画很好的表现了主题。这种局部造像所采用的情节式构图方式,与偶像式构图相比,更加强调画面的延续性和叙事性效果,因而更适合于这些具有故事情节佛教故事和生活场景的表现。??
2、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
孔望山摩崖造像所采用的雕刻技法具有典型的鲁南、苏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主要采用了浅浮雕、线刻、高浮雕等雕凿技法。
(一)浅浮雕。浅浮雕是浮雕类雕刻技法的一种,所谓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而浅浮雕是一种物象轮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