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家与清初诗坛格局之新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三家与清初诗坛格局之新变.doc

岭南三家与清初诗坛格局之新变    [摘 要]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是清初岭南诗家三杰。屈大均为该派魁首,其雄奇诗风是岭南三家诗风的代表。此前岭南诗坛一直不被全国诗界重视,岭南三家的崛起,终于促成了岭南与中原、江浙诗坛鼎足而三的格局。清初诗坛的分野,有其政治和文化的背景,深入探讨上述各种关系,对解析明清易代之际传统诗风的嬗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岭南三家 雄奇诗风 清代诗坛 诗社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4-0150-05      一、岭南三家与岭南诗风      康熙三十一年,王隼将梁佩兰、屈大均、陈恭尹的诗编成了《岭南三大家诗选》,时任惠州太守的王??为之作序刊行。《岭南三大家诗选》共二十四卷,三位诗人的诗各八卷。从此以后,“岭南三大家”渐渐得到时贤后人的认可,在文学发展史上占稳一席之地。明末清初岭南诗坛流派或群体不少,除了岭南三家之外,见诸文献记载的,还有南园十二子、北田五子、岭南七子、西园白莲诗社、浮丘诗社、东皋诗社等等,至于经常与岭南三家唱酬的王鸣雷、薛始亨、程可则、方殿元、陈子升、张穆、陶璜等一大批诗人,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然而,最能代表当时岭南诗风的,还是岭南三家。   在王隼的《岭南三大家诗选》中,三家的排列顺序是梁、屈、陈。如此排列的原因,《清史列传?韩海传》说“是时岭海文社数百人,唯梁佩兰执牛耳”;檀萃《楚庭稗珠录》推测是“首庶常,盖以其官爵耶”;汪宗衍《屈翁山先生年谱》认为是“以年齿为次”;屈向邦《粤东诗话》推测王隼原意“或只欲选屈、陈为岭南两大家耳。其加选梁,且以冠首,或欲避人攻击,以梁为幌子耳。而此书仍被抽毁,则非蒲衣所及料也”。可谓众说纷纭。当然,若论诗歌成就及影响,应当是屈居首而梁、陈居后,这在当时直至今日都有公论。朱彝尊《海日堂集序》、王士祯《渔洋诗话》、韩海《郭?亭诗集序》、檀萃《楚庭稗珠录》、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温汝能《粤东诗海》、朱庭珍《筱园诗话》、林昌彝《射鹰楼诗话》、陈衍《石遗室诗话》等,基本都按屈、陈、梁的顺序排列岭南三家。尤其是韩海,他是梁佩兰同乡晚辈,雍正进士,乾隆时曾应鸿博。韩多次参加梁佩兰主持的诗歌雅集,梁对比自己小了将近50岁的韩海青目有加,往往置座中他人不顾,韩写成一首诗“辄称善”。然而,韩海在《郭?亭诗集序》却说:“吾粤诗多以唐为宗,宋以下概束高阁。远自南园五先生开其源,近则屈、梁、陈三大家树之帜。粤人士从之,翕然如水之归壑。”[1] 韩海不以私谊障目,其意见实际反映了清初诗坛对岭南三家的真实看法。这绝非仅仅是名次排列顺序的小问题,名次之争表现了清初诗坛对岭南三家总体风格的体认。屈大均是岭南三家当之无愧的代表,其诗风才有资格代表岭南三家的总体诗风。   再看论者对岭南诗风的说明。遗民诗人杜浚在《复屈翁山书》中,借评战国“义不帝秦”的奇士鲁仲连,主张“士贵有骨”,认定屈大均“负绝识”,“有真骨”。[2] 被吴伟业列为太仓十子的娄东派诗人王摅在《留别屈翁山》中说:“为诗等身富,披读惊恢奇。黄钟大镛在,安用余响为”;而他的《梁药亭太史以诗送行赋答》则写道:“先有同里屈与陈,世称岭外三诗人。旗鼓相雄不相下,笔端变化各有神”。[3] 朱彝尊《九歌草堂诗集序》“?然自拔于尘?怪?表”、“幽渺凄戾”来形容屈大均诗歌的风格。[4] (P2120) 毛奇龄《屈翁山诗序》指出屈大均“为诗廓然于天地之间,独抒颢气,?C?C落落焉,一切龌与龊不以间也”。[4] (P2121) 屈大均最后一位诗友费锡璜,在吊唁屈大均的诗中,将他称作“英雄”:“一代声名出至公,诗人原自属英雄。笑他江左耽吟客,尽落元和变调中。”[5] 费锡璜嘲笑“江左”即江浙诗人,认为他们只会追随元和变调,在模仿中打筋斗,他们不配与豪气十足的英雄式诗人屈大均相提并论。屈大均的晚辈洪亮吉,在《道中无事,偶作论诗绝句截句》中说:“药亭、独漉许相参,吟苦时同佛一龛。尚得昔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6] 近代诗人沈汝谨在《国初岭南江左各有三家诗选,阅毕书后》中也说:“鼎足相持笔墨酣,共称诗佛不同龛。珠光剑气英雄泪,江左应惭配岭南。”[7] (P450)   以上对岭南三家的评论,侧重于屈大均,并多以江左三家为比衬。诸家对岭南三家总体特征的说明,概括起来无非两个字:“雄奇”。这也是屈大均认可的,他为梁佩兰的《六莹堂诗集》作序说:“吾欲以《易》为诗,颠倒日月,鼓舞雷风,奔五岳而走江淮河汉,使天地万物听命于吾笔端。”这不是雄奇之风又是什么?屈大均还认为广东诗人中只有自己和梁、陈达到这一标准。以雄奇著称的岭南三家,在诗坛上是一个异数。这一点,王士祯早就发现了。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曾说:“予尝语程职方云:‘君乡东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