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具有层状微观结构的NiTi单晶本构模型-力学学报
具有层状微观结构的NiTi单晶本构模型朱祎国*,,赵聃*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大连 116023)
摘要:建立了应力诱发的具有层状微观结构的NiTi单晶本构模型。模型考虑母相和马氏体相弹性各向异性性质的差异,以NiTi单晶相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24个马氏体变体为基础,利用相变驱动力和理想界面的连续条件推导了马氏体相变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单晶相变过程中宏微观应力应变的演化,数值模拟了在不同加载方向材料的应力应变响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加载方向,NiTi单晶既存在强化也存在软化现象。
关键词:NiTi单晶,层状微观结构,本构模型,软化
中图分类号:TG1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
引 言
NiTi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s)以其独特的形状记忆功能,良好的超弹性、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医疗、航天等工程实际当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材料的特性,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描述材料的本构关系。目前,对多晶的NiTi合金研究较为广泛,而多晶是由单晶组成的,研究单晶的本构模型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揭示材料的相变行为,从而为多晶体的本构模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1. 微观热力学模型[1-3],利用热力学原理,重点解释了马氏体的成核现象、界面的运动和和马氏体板层的生长。2. 宏观唯象模型[4-8],该类模型的构建是应用热力学原理得到本构模型的框架,内变量(通常是马氏体体积分数)的演化是通过拟合实验曲线得到的。3. 基于细观力学的本构模型[9-17],该类模型的重点是如何利用细观力学的方法来建立材料相变时的相互作用能,从而应用热力学原理来描述材料的变形行为。已有的宏观唯象模型没有描述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其演化。为了更好地描述材料的变形过程,需要建立能够反映材料微结构变化的本构模型。
现有的描述形状记忆合金微结构的形式可粗略的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基体(母相)中含有马氏体变体对为夹杂的微观结构,运用细观力学夹杂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Sun and Hwang[15]考虑马氏体相变过程中马氏体是以球状的夹杂嵌入在基体中。Lu and Weng[15]以单一的马氏体变体构造了考虑微结构的本构模型。Huang and Brinson[16]建立了以多个自适应变体对作为夹杂的SMA微观结构,运用Eshelby-Kroner近似理论计算变体和母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的模型。Patoor[17]也采用与Huang同样的微结构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构建了模型。另一种从马氏体的晶核形成和基体中出现的平行的马氏体层出发,考虑微结构是以层状的形式出现。Stupkiewicz and Petryk[18]通过求解挛晶方程和惯习面方程来得到层状微观结构的微观参数,同时考虑了两项弹性性质的差异,建立了单晶的本构模型。李卫国等[19]考虑了两相间的应变不连续,采用应变修正法建立了计及片层状微结构的本构模型。Peng等[20]建立了以层状微观结构组成的单晶本构模型并采用Hill自恰理论模拟了SMAs多晶体的力学行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基于层状微观结构构造了相应的材料计算模型。Ken Gall等[21]构造了考虑马氏体相变微观结构重定向和晶粒间相互作用的多晶体有限元计算模型。Levitas[22,23]等模拟了多轴加载下的层状微观结构界面的重定向。李卫国等[24]基于层状微结构构造了增量型的有限元本构模型。朱祎国[25]应用层状结构的连续条件采用均匀化的方法构造了多层复合材料的弹塑性模型。
本模型直接从NiTi单晶相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24个变体[26]出发得到相应的微观参数,假设母相和马氏体相具有层状的微观结构,建立了应力诱发的NiTi单晶的本构模型。由变体组成的马氏体相以层状的微结构出现在母相中,通过层叠复合进而构造出单晶相变过程的材料的微结构,模型不考虑局部热效应、界面能以及外部边界的影响。考虑两相弹性性质的差异,利用面内应变及面外应力相等的理想界面连续条件建立了宏微观应力应变之间的联系,得到的单晶模型在不同加载方向上出现的不同响应。假设单晶在相变过程中是以层状的微结构出现,层状的马氏体微结构是由相应的变体对组成的,如图1所示。NiTi单晶的马氏体有24个变体,如表1所示。
(a)
(b)
图1.(a)层状单晶示意图; (b)为两相的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伦理》课件 第十二讲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pptx VIP
- 公司员工考勤表.doc VIP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国家的儿子》课件.pptx VIP
- 2025年4月自考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含评分参考.docx VIP
-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精品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df VIP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pptx VIP
-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经) 学堂在线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习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技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