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精华-朝阳科技大学数位教学平台.doc

六、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精华-朝阳科技大学数位教学平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精华-朝阳科技大学数位教学平台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主題:杜拉克 指導老師:陳悅琴老師 組員:郭欣婷 9717011 曾珮慈 9717041 鍾育屏 9717080 鄭佩瑜 9717086 葉馨惠 9717095 葉瓔惠 9717137 目錄 一、彼得?杜拉克 簡介 2 二、基本主張–杜拉克觀點 3 三、杜拉克精選--個人篇 5 四、杜拉克精選--管理篇 6 五、杜拉克精選--社會篇 7 六、彼得?杜拉克的管理精華 8 七、杜拉克式問句 9 八、問題討論 10 九、參考文獻 11 一、彼得?杜拉克 簡介 彼得?杜拉克 簡介 1909年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出於知識份子家庭,父親是經濟學者、母親是醫生,在奧地利及英國完成教育。 1929年起,歷任報社的海外通訊記者。 在德國法蘭克福報社工作期間,在1931年,獲得法蘭克福大學公共行政及國際法博士學位。 1950年任紐約大學管理學教授,是『世界上接受此頭銜並教授此課程的第一人。』 1954年彼得?杜拉克創辦管理諮詢公司,從事企業、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的管理工作六十多年;且在同一年出版《管理實踐》一書,將管理學開創為一門學科,這使他成為第一個提出「管理學」概念的人。 2002年獲頒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 2005年11月11日,他在加州家中逝世,享年95歲。 作為現代管理學理論的奠基人,杜拉克有數十部有關管理、經濟、政治、社會方面的巨著,被譯成二十多種語言,風行全球,被管理界奉為經典之作。 杜拉克卓越的學術成就為他帶來了二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他被《商業週刊》稱為「當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師」,《經濟人周刊》則尊稱他為大師中的大師。 二、基本主張–杜拉克觀點 基本主張–杜拉克觀點 觀點1:聯邦分權管理 杜拉克指出,「權力與功能分工,行動協調一致」,正是聯邦分權理念的定義而在這套制度之下,各個聯邦(亦即事業部)不可能在盲目服從命令的情形下運作,而必須基於中央與事業部主管之間,對雙方問題、政策與做法的相互理解。如果事事都要請示最高層,公司的日常事務便無法順暢運作,但如果各個事業部的主管各自為政,不了解公司的政策及其理由,公司也無法運作。換言之,資訊和決策都必須雙向交流,既從中央到事業部,也從事業部到中央。 杜拉克認為,任何聯邦分權式組織,除了需要願意承擔責任與自主領導的聯邦之外,更需要強大的中央。因為缺乏強勢的中央領導,組織便不可能團結,而中央也必須為組織設定清楚、有意義的目標,以提升整體績效。 觀點2:員工是資源,而非成本 企業應建立在對人的信任和尊重之上,而非只把員工當成是創造利潤的機器。杜拉克指出,過往採取「命令與控制」的管理方式,根本不會有人去關心如何激勵員工這件事,然而現代管理學則不同了,「其任務就是讓人們能夠合力創造績效,讓他們的長處發揮效用,並且使得他們的弱點無法產生負面影響。」 觀點3:企業唯一的目的,在於創造顧客 杜拉克在1954年出版《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時指出,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而有效的定義,即創造顧客。換句話說,企業究竟是什麼,是由顧客決定的。因為唯有當顧客願意付錢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才能將經濟資源轉變為商品與財富。杜拉克指出,價格並非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顧客還會將其他因素納入考量,包括產品是否堅固耐用,抑或售後服務的品質等… 藉由提出「沒有顧客就沒有企業」這樣一個保留簡單的概念,杜拉克扭轉了傳統視生產為企業主要功能的偏差,引領了新的行銷與創新思維。 觀點4: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 杜拉克也認為,由於企業績效要求的是每一項工作都必須以達到企業整體目標為目標,因此經理人在訂定目標時,還必須反映企業需要達到的目標,而不只是反映個別主管的需求。目標管理之所以能促使經理人達到自我控制,是因為這個方式改變了管理高層監督經理人工作的常規,改由上司與部屬共同協商出一個彼此均同意的績效標準,進而設立工作目標,並且放手讓實際負責日常運作的經理人達成既定目標。 雖然目標管理遭受批評,但是這個概念和賦予員工決策權並非全然對立,因為他在主張高階主管應該要為部屬訂定目標的同時,也鼓勵部屬有權決定如何達成目標,其目的乃是在於剔除全面的控制與監督,對於經理人將重心從努力工作、提升專業,轉移至專注於提升生產力與產出,極有貢獻。 觀點 5:效率與效用 在杜拉克看來,隨著組織結構從過去仰賴體力勞動者的肌肉和手工藝,轉型到仰賴受過教育者「兩耳之間的腦力」,組織不能繼續停留在追求效率這件事,而是要進而要求和提升知識工作者的效能。相較於效能,效率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就好像是評估一個工人一天生產了幾雙鞋,而每雙鞋的品質如何。但是效能就涉及比較複雜的概念了,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