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数学中的比较法-湘府中学
化学教学中的比较法
长沙市湘府中学 丁英姿
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受教育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其智能潜力,培养创新思维。比较法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它自始至终是在对比过程中激发矛盾、解决矛盾,它是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综合复习,不管是化学实验还是化学计算,使用比较法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培养学生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人,教学中由此及彼,一八九二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比较自然界空气和人造空气的质量微小差别发现了新元素——氩。古今中外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有成就,有造诣的科学家都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反复比较异同,突破一般见解,才闪现智慧的光华。
许多化学概念很相似,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若使用比较法就能透彻的理解它,灵活运用它。教同系物时,学生的脑中总浮现“类似”的概念: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教学中使用实例进行比较,找出概念的属性,他们的差异就跃然纸上了。
类别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实例 11H21H31H念万年 金刚石、石墨
足球烯(C60) CH4C2H6 CH3CH2 CH2 CH3
CH3 CH CH3 CH 概念 同类实例相似性 同类实例差异性 学习是记忆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物质的结构、性质要学生逐个地记忆,这是一种机械记忆,效果往往不佳。使用比较法,将知道分门别类,比较异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因此高效率地接受信息和储存信息是比较法激发思维活动的必然结果。苯酚和苯甲醇在学生学习时往往混为一谈,若列下表比较,两种不同的物质结构、性质在学生头脑总就会泾渭分明:
比较项目 结构简式 类别 官能团及所连的烃基 与金属纳反应 与氢氧化纳反应 与溴水反应 与三氯化铁反应 主要用途 苯酚 苯甲醇 化学实验教学中使用比较法,对学生掌握试验原理、仪器装配、物质的制取、性质的确定、产物的收集、杂质的去除,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实验室制取氯气,氯化氢试验用下表比较,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相同部分 (1)制备使用的仪器 不同部分 (1)制备原理 (2)仪器的装配顺序 (2)反应方程式 (3)实验的操作顺序 (3)制备气体中含的杂质 (4)收集装置 (4)检验气体是否饱满的反法 (5)要处理尾气的原因 (5)尾气处理的装置及原理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比较法可分为类比法和对比法。
同类物质结构和性质比较用类比法,它又可分为下列类比:
1、相似类比:对于周期表中的同族元素,有机物的同类化合物用类比法找了异同点,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笥质变化规律大有好处。讲卤族时,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7个,都有获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因此他们化学性质相似。比较其结构又发现,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电子层递增,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性,其物理、化学性质又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有机物同类物质结构相似,他们的熔点、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都有规律性,化学性质相似性。由于结构的差异,不同物质的性质又有个性。
2、推理类比:有机物中官能团是决定物质性质的原子团。若某物质具有特殊的官能团,即使这种物质未学过,也可引导学生推出它的性质来。丙烯醛CH2=CH-CHO分子有两种官能团:“烯基”、“醛基”。把它与乙烯、乙醛结构对比可以推出它具有烯烃、醛类的双重性来。
不同类的两种物质结构和性质比较,用对比法。它双可以分为下列对比:
1、参照对比:研究某物质的性质时,以一个或多个已知物为参照物,拿某物质与之相对比,从而更好地确定它的性质。教完周期表中的各元素质性变化规律之后,经确定一未知元素性质,使用这种方法非常简便。元素硒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确定硒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把它与周围元素结构、性质一一对比,可轻而易举地确定它的性质:
与氢反应的难易是:
氢化物的稳定性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变化是:
由此得出硒的非金属性强弱程度是:
2、相反对比:为了弄清元素或某一物质特性,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对比,这种对比使物质特性更为突出。教授氧化与还原反应时,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得失、产物是氧化产物还是还原产物进行对比,确定氧化、还原;氧化物、还原剂;氧化物、还原性。教电解时,从阴极、阳极与电池负极、正极连接;两极上的反应;导线电子和电流方向等方面进行对比,更好的帮助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