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九月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4分) 1.规范书写: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注意字的结构)(2分) 2.奢望 泯灭 堕落 冉冉 点缀 贪婪 雏形 洗濯 玷污 扒窃 耸立 啜泣 瞬间 ①任意选四个加点字注音:(2分) ②任意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2分) 3.任意更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三个(3分) 碌碌终生 可望不可及 瘦骨嶙峋 伶陇剔透 多资多彩 一丝不苟 盘虬卧龙 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获益非浅 千山万壑 鲜露琼浆 忍俊不禁 天灾人祸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仿句造句:(2分) 例句:爱心是春风,它可以播撒盎然的生机;爱心是甘霖,它可以滋润久旱的心田。 仿句:爱心是----------------,--------------------------------------------;爱心是--------------------,-------------------------------------------------。 5.班上开展一次“感受自然”的活动,请介绍你最喜欢的自然界的某种景物,并谈谈你喜欢的原因。(2分) 景物: 喜欢的原因: 6.你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现在来到了你梦寐以求的康町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希望尽快地了解你,你同样也希望尽快地了解同学,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3分) 围绕这个活动,老师想好了两种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 形式一:制作档案显个性 形式二:编写报纸突全面 (1)在“形式一”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的是: (2)在“形式二”中,需要给你的手抄报命名,你的是: 7.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1分)并将作品名称写下来:(1分) 写出你喜欢的理由:(2分) 8.你最喜欢的激励志向、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请写两则:(2分) 9.两个单元的语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并请说明理由: (2分) 二.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请在第⑧则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2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 (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请写出四个文中至今仍然使用的成语。(2分) 答: 、 、 、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2分):1、 通 2、 通 3、 通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