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讲义教师版
经 济 成 长 历 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纲课标解读: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商周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屯田制、均田制等)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种植业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
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重农抑商”“”政策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主要内容: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根本: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1)时间:东汉时期
(2)田庄的特点:①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②聚族而居③拥有私人武装④自给自足
2、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1)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
(2)发展①战国:产生②汉代:较普遍③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④明清: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补充:
1、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直接因素;国家对土地制度的政策是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而豪强地主力量壮大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一个结果,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才是根源。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解决上述矛盾,主要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二是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等。三是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但是,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奏效,最后以失败告终。
2、比较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唐朝以后,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者少地者为雇主作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
三、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区域的特点:从战国到两汉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
(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 初步开发
(2)中唐后 开始超过北方
(3)南宋 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四、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技术
(1)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2) 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
(3)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
2、钢铁冶炼技术
(1)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南北朝时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灌钢法
3、冶铁燃料
(1)春秋秋时期用木炭冶铁
(2)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
(3)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开来
(二)纺织技术
1、丝织技术
(1)黄帝时期发明了丝织技术 (2)西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阀门行业中b8、b8m与304、316.doc
- 长睦竣工验收材料.doc
- 防尘施工措施专项方案.doc
- 防水施工合同2014-6-30.doc
- 锅炉粉煤灰高压输灰阀气力输送系统湖南南顺天粉体输送低压连续输送泵仓泵a.doc
- 防范管理规程.doc
- 防爆一体化摄像仪和半球彩色摄像机价格.docx
- 防爆照明配电箱和粉尘20区防爆箱价格.docx
- 阿克苏项目管理评审输入材料2014.doc
-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doc
- 高中地理学案(必修一)配套习题——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版).doc
- 高中地理:3.1 -2《产业活动的区域条件和地域联系》课时练习(湘教版必修2).doc
- 高三地理第五次周测试题1.doc
- 高三英语作文备考:阅卷老师最关注作文写作的10大语法错误!(扣分没商量).doc
- 高中生选学校最关心的七大问题.docx
- 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三).doc
- 高一地理期中复习学案系列——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湘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一module 5 section ⅲ 课时跟踪检测.doc
- 高二(理科)数学2014-2015第一学期备课组计划.doc
- 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作文常见的过渡用语.doc
最近下载
- 中级财政税收-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押题密卷2.docx VIP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pptx VIP
- DB65T 4929-2025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VIP
- 全口义齿汇总.ppt VIP
- 如何购买电脑.pptx VIP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正式版)DB65∕T 4929-2025 《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模板.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