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懑、敬佩 、激 昂的情绪 。 “英雄呵 !断头 台畔风凄 而更多地歌颂 自然风物、人情世故。
凄,黄沙漫漫无人迹 ,英魂何处栖?”等句子采用反 对 比出生于建 国前的散文诗作者们,之后的作者
问、比喻等手法,将愤懑、哀悼、敬佩 的情绪充分地 们的作品中所关注的,从宏阔的社会现实转 向了较为
表现 了出来;同时,文 中大量使用 了感叹号,也使得 个人化的生活、情感——这可谓是一个开始,也可谓是
情感极为饱胀 ,节奏激 昂、紧凑地溢 出了时代 的气 一 个 “断裂”。
息,是一曲雄浑豪迈的英雄悲歌。梁遇春 《吻火》将 20世纪60年代:丰富与缺失的——
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 冒险和牺牲 的时代精神通 在作者群极为丰富的60年代,很难发现直接观照
过对 比等手法传达 了出来: “人世的经验好 比是一团 历史和现实的作品——或者,对于这一代人来说, “上
火,许多人部是敬鬼神而远之……他却肯亲 自吻着这 山下乡”的历史现场离他们不远 ,但不属于他们 ;
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 “改革开放 ”离他们较近 ,但生硬的现代物质社会并
当然,经历了 “烽火 ”年代之后的出生于建 国前 非他们所好,所 以也很难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印记——
的散文诗作者们,在新时期、新时代面前,面对新的 反倒是大量的描写乡野、风光、人文的散文诗作品充
现实和事物,他们的怀疑、批判态度并没有减弱,反 斥了这个年代 的散文诗作者们,并且进一步丰富和活
倒是在新的观照中开始 了新的自省。彭燕郊的 《正常 力了散文诗艺术 。
颠倒》将笔触伸 向了电脑时代 ,文 中诸如 “电脑病 卢辉 的 《中国从那个 山坡下来》以一个个场面 串
毒”等名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 以批判的目光直 起 了对一个坚实、昂扬 的时代与事件 的回忆 。 “我们
击现代生活的种种病态,可谓老一辈的散文诗作者在 从那个黄土坡上下来 。真理、碑石、鲜花再度簇拥,
散文诗创作题材上切合新实际的产物,同时他也强烈 结成豪杰 。走下来,男人与女人,千年不倦 的窃窃私
地 自省: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我 ”。出生于建国前 语,直到彻底 ,直到旗色变红,没有弹孔,我们 回家
的散文诗作者们,他们作为历史的 “观照者 ”和 “参 … … ”这些句子里 ,不仅暗示 了过去 的风雨历史 ,过
与者 ”,正如孙绍振在 《思想家》中所说: “晦暗不 去的坚守、向上,也预示了现今的美好。值得庆幸的
明而生发 的心灵震撼 ,秘藏在历史 的逻辑 中,重新打 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仅对过去的讴歌与赞扬 ,也没
量世界 自我,需要澄 明境界和生命的底蕴 。”是他们 有停留在现今的美好 中举步不前,而是提出了一种猝
以观照时代、观照现实的文学敏感,锤炼出了散文诗 然而骄傲 的审慎 : “窑洞里的灯芯一直牵到最深 的地
最初 的、最新的声音 。 方,用爱点燃,用惊奇点燃,用难得的骄傲点燃,不
20世纪50年代 :疑惑与开始断裂的—— 要怀疑长辫 已是长鞭,打疼 自己,不要怀疑长烟,终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散文诗作者,伴随着共和 究是雨后长廊,让一代又一代人走过。”
国的成长而成长,许多作品充满欣喜、热切等 向上的 虽然出生于60年代 的散文诗作者们进一步丰富了
情感,但也表现出了某种不同寻常的疑惑与思索。值 散文诗艺术,但从出生于50年代作者那里就 己出现的
得注意的是,城市与农村的 “对抗”作为时代和历史 “断裂 ”在这代人身上更为 明显,甚至不再是 “断
发展的产物及印记 ,最先在 出生于5O年代 的散文诗作 裂”,而直接就已经是 “缺失”的——这毋庸置疑的是
者那里流露成一股正在反抗和无法释怀的悲伤 。 一 种 巨大 的遗憾。
如林登豪的 《蜗居高楼》中所言: “斑驳的老墙 20世纪70年代 :反思与沉重的——
已被茶色的玻璃墙取代 了,狭窄的木楼梯 己被大厦的 翻看 出生于70年代 的散文诗作者,很讶异于出生
电梯替代 了,褪色的雕花窗已被落地窗覆盖了”,作 于这个年代的作者及作品最少——探究原因,这代人的
品首次向 “城市”这一时代发展的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