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一(基本、历史、来源).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稿一(基本、历史、来源)

中成药漫谈 医史文献教研室 周计春 学生差别在选修课 选修课是正课的补充、深化:络病学、经方论坛、有毒中药的应用等;不是重复或先修(肾病、常见病中医治疗) 还应开:本草古籍选读、中药饮片识别、中医古今学派等。 选修课开阔思路:中医运气学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等。 选修课提升修养:任选丰富多彩 开课源委 随着方剂课学习,发现许多名方,一张名方就是一个医家的名片,折射其医学思想。一人一生能留下一张有份量的方子,已了得。如补中益气汤、下气汤、大补阴丸、越鞠丸、防风通圣、清瘟败毒饮、镇肝熄风汤等,有的已作为成药广为使用。 同时发现不少与方剂、与成药有关的故事,如季德胜蛇药、六神丸、天王补心丹、人丹、马应龙八宝眼膏、消渴丸等,了解文化能更好运用此方。另外成药命名问题如锡类散。 有些中成药是名方原方或稍加变化:如尢王痹冲剂、柏子养心丸、养血生发胶囊、宁神灵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冲剂等。 有传统中成药的扩展应用——如六味地黄丸、六神丸、金匮肾气丸、乌鸡白凤丸、金锁固精丸等。 临床应用误区:中成药即方剂,中医讲究的理法方药,所以中成药应对证,不是对症,更能对病。局限思维。如见炎即解毒,听癌必散结,见血压高即平肝潜阳,有误区。 有为名字惑乱的:如人参健脾丸与人参归脾丸; 还有一些问题可能不了解,如: 四大保密处方;四大可用天然麝香的名贵中成药; 新剂型的发明如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通心络、注射剂等。 还有一些问题不被人认识:中成药生产的标准问题、含有西药的中成药; 再就是常见病痛的中成药选择:如感冒、咳嗽、失眠、便秘、减肥、止咳、治感冒、抗衰老、月经不调、小儿疾病等。 临床上患者对中成药非常喜欢,依从性好。 总之,在教学和临床过程中,渐至占有不少材料,值得开一门选取修课,讲一下中成药的文化、故事、应用等,而且发现本来就是一门课《中成药学》,故而开设。不成熟,请不同专业从不同角度提建议和意见。 不求学科的完整,但求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合理使用中成药宣教活动启动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 合理使用中成药” 宣传教育大型公益活动 2010年7月1 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这一活动将率先在北京试点,逐步向全国推广。计划用一年时间,对北京市近5万名全科医生、约5000家零 售药店药师,分批开展全员培训;对公众依教育程度不同,分层开展中成药安全服用知识的培训。同时,还将组织药学和临床专家,根据中医理论,总结近20年来用药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编写 “合理使用中成药”专业读本和科普读物,指导不同群体合理使用中成药。 由于中成药具有携带方便、易于服用、药效平稳等特点,近20年来,中成药在我国发展迅速,剂型不断更新丰富,产量和使 用量也飞速攀升。据统计,2009年,全国中成药产量18O 余万吨,我国现有上市中成药品种9000余种,常用的有1000多种。 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惠鲁生分析说,目前,80%的中成药由医师处方开出。由于临床医生对中成药新品的相关知识多来自于企业或商业医药代表的推介,知识零散、不系统,这给合理使用中成药造成很大的难度。临床医生在治疗用药中存在辨证不足、剂量不分、用法用量不当、含毒性药品的使用理论依据不明及滥用滋补中成药等情况。 中成药基础知识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遵循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按照一定的制备工艺生产而成的中药制品。 中成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它是祖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配制而成。 中成药以疗效显著,服用、保存、携带方便,副作用小而著称。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第一节、中成药的发展史 殷商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丸、散、汤、饮等古老剂型。 《黄帝内经》载13方,9种剂型,包括丸、散、膏、丹、药酒等剂型。(乌贼芦茹雀卵丸)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收60余种成药,五苓散、理中丸、乌梅丸、肾气丸等,还有膏、丸、散、栓剂、灌肠剂、烟熏剂等。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蜡丸、浓缩丸、尿道栓剂,专章论成药。 唐·孙思邈载方8200首,成药更多,磁朱丸、紫雪丹等。 北宋·《局方》——最早的成药药典。788首,名方颇多。黑锡丹最早化学制剂,逍遥丸、参苓白术散、至宝丹、藿香正气散等,至今广泛使用。 明·李时珍收剂型40种,《普济方》、《医方考》《景岳全书》《证治准绳》《温病条辨》《医方集解》等都记载了大量中成药,同时出现了专门制造与销售中成药的专业店,如北京同仁堂(1669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万锦堂等,生产销售的成药品种达500种。 解放后,中央及各地相继建立了中成药科研、生产、经营的专门结构,中成药挖掘、整理和科研工作不断进取。63年组织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